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05 20:02: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示例1: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
示例2: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看法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用语要准确,态度要鲜明,句子要简洁生动。首先标明观点,其次展开论述。语言风格要鲜明,或中规中矩,或苦口婆心,或幽默风趣,或辛辣嘲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反应反映情况里程光辉历程
B.启示招聘启事考查实地考察
C.品味文学品位斗智斗志昂扬
D.触目憷目惊心旁证旁征博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憷"为"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0年7月28日,广东省江门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数十名工人讨要公司拖欠的工资,不料老板纠集20多名打手,对“讨薪积极工人”一一扇耳光后,才将工资发给工人。?
B.有些地方对群众的诉求,要么保持畏惧,采取回避推诿的“鸵鸟政策”,要么简单粗暴地把群众的诉求当成“不稳定因素”,甚至动用警力压制打击,结果只能是扬汤止沸。?
C.那次在沈阳,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D.对大学生提出的“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今天,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纷纷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
B.近日,最高立法机关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讨论和思考。
C.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是否兑现其竞选诺言,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
D.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按顺序排列下面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
②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
③中年人不见得都会把两力交汇的困惑表达成哲理的外貌,但他们大多置身于哲理的磁场中
④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⑤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学家都是在中年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的
⑥到了老年,人生的磁场已偏于一极、趋于单相
A.②④①⑤⑥③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②⑤⑥④③
D.②①⑥④⑤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