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作文
以“把心沉下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以“把心沉下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面对如此浮躁的社会,我们怎样把心沉下来,可以写求学,求学之路漫漫,惟有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才会学业有成,可以写工作,还可以写生活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责任
材料:即将步入成年的你,要面对许多责任,承担许多责任,对父母、对家庭、对集体、对别人、对国家……
要求:对于责任,你有什么想要说的?请以“责任”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们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
根据材料,自己确定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联系实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话题自定类话题作文同其他类别的话题作文相比,差别在哪里?答案很简单:后者规定了话题,而前者没有规定话题,需要自己分析材料,提炼出一个话题。如果自己能顺利地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适当的话题,那同完成其他类别的话题作文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完成此类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提炼话题。
如何提炼话题?首先,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来确定。体现材料主旨的句子无疑是关键句,例如材料中耶酥训导弟子的一席话:“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这句话点破了故事的寓意,揭示了小事与大事的的关系,可以确立“小事与大事”这样一个话题;材料中与主旨相关的体现对人物褒贬或评价的句子也可算关键句,例如“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这一句,说明在故事作者歌德眼里,彼得不愿意干小事的原因是懒得弯腰,由此可以确立第二个话题:“懒惰”。
其次,可以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行状来确定。从彼得角度来看, 他“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卖钱换樱桃这一 “机遇”,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的结果,由此提炼出“机不可失”的观点,可确立第三个话题:“机遇”;从耶酥角度来看,他高瞻远瞩,不是简单粗暴地强制彼得捡起马蹄铁,而是让彼得自己去承受 “懒得弯腰”带来的不良后果,用事实深刻地教育了彼得,表现了他高超的教育艺术,由此可以确立第四个话题:“教育方法”。
前面讲了确立话题的几种方法,但审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不必担心有所遗漏,即使遗漏了也丝毫没有关系。当通过分析确立了几个话题后,还需要做出适当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是四个字:出新、易写,即看它们的角度是否新颖,自己是否熟悉,自己是否较多地把握了相关材料,据此可选定一个话题来写。
这里只是以故事类的材料为例来提示引导的,其实无论什么类别的材料,确立话题的窍门都可以归纳为三个字:抓主旨。只要抓住了材料的主旨,就能准确地提炼出话题。如果是议论文,则抓其论点;如果是诗歌,则抓其诗眼;如果是漫画,则抓其题目和作者意图。
自己确定话题最容易犯的毛病有二: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有的同学因彼得“狼狈地弯了18次腰”,而认为彼得缺少气节,大丈夫当不食嗟来之食,从而提炼出“气节”的话题,殊不知材料中这句话是用来说明“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的,“气节”游离于材料主旨之外;二是主观臆断,穿凿附会。例如有的同学看到 “彼得懒得弯腰”,便脱离材料,认定他这样做是“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心理作怪,让人莫名其妙。
例 文?炼就一双慧眼
耶稣带着他的弟子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便自己弯腰捡了起来,又将它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在路上让口渴的彼得不得不弯腰18次,用事实使彼得明白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的道理。
掩卷沉思,彼得“懒得弯腰”去捡“破烂的马蹄铁”,难道真的是因为懒吗?试想:彼得要是同耶稣一样知道破烂的马蹄铁能够变卖后换18颗樱桃,而路途又会经过茫茫荒野口渴难耐,他还会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吗?我想绝对不会,除非是傻冒儿。他当初之所以懒得弯腰,是因为没有看到破烂的马蹄铁潜在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类似彼得的人并不少见。同样是一个空饮料瓶子,有人将它一脚踢进垃圾堆,有人却用它编织成一个漂亮的篮子,拿到市场上去卖,并由此给自己创造了二次就业的机会;同样是一道数学题,几个单词,一道作文,有的人看到它们就烦,懒得去做,去记,去写,而有的人却看到做这些小事同积累自己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将来命运的关系,所以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勤奋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破烂的马蹄铁,而是能交换成红樱桃的等价物;不是废弃的饮料瓶,而是能编制工艺品的原料;不是烦琐的学习任务,而是通往美好前程的必经桥梁。
拥有一双慧眼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和实质。我的一位老师发现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时定错了一个小数点,便要求他重新检查。可是孩子只瞟了一眼便强说无误,老师指出了他错在哪里。对于孩子不能检查出简单错误的问题,许多家长可能会责骂孩子懒惰,而我的老师却是批评孩子自以为是,正因为自以为是,才不去认真检查,所以对简单的错误视而不见。孩子口服心服,从此改正了这个表面上看似懒惰的错误。
综上所述,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想把事情做成功,要想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就必须炼就一双慧眼,从而把握成功的机遇,否则就会像彼得一样,连可换来18颗樱桃的马蹄铁也懒得弯腰。
点 评:这篇作文的写法比较常规,语言也很平实,但并不影响其获得高分。它的最大亮点是审题准确,透过彼得“懒得弯腰”的表象,看到他其实是缺少一双“慧眼”的实质,提出“炼就一双慧眼”的话题,观点新颖而深刻,超出了大多数考生的立意,不仅达到“基础等级”中一类卷“切合题意”的要求,也满足了“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中国成功举行奥运会前后的一段时间,西方掀起了一阵又一阵反华浪潮,“藏独”“东突”等也趁机频繁闹事。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些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硬是要在中国有好事的时候让中国不高兴。
一个国家的遭遇如此,一个人的遭遇大约也是如此吧?
请你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遭遇”为话题,写一篇立意健康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团体、民族、国家,如果逃避竞争,只能落后挨打。同时,这又是一个必须学会合作、善于合作的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拒绝合作则势单力薄,最终只能导致失败。但是有的人合作取得了成功,也有的人在合作中失败了。这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你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呢?
请以“竞争”和“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