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20:46: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写作题  请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荀子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
请以“省(xǐng)”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50分)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境界,国内某著名大学正酝酿出台“人格证书”,初定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基本价值观及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而其他指标,如领导能力等依然需要讨论及论证后最终决定。人格本是无形的名词,如今一旦被实体化了,它的衡量标准会是什么?这样做能否起到提升人格境界的作用?究竟如何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境界?一时间众说纷纭。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有河流,就会有岸的存在,河水常变,是无常;水又无形,是逝者如斯。宇宙中有许多水“样”的东西,譬如落叶、生命、光阴、心情……而不变的却是岸,是真正形而上的,是恒常,是法则,在天地人世间同样有许多“岸”一样的东西。
  请以“水与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或套作。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逃避未必躲得过,
面对未必最难过,
孤单未必不快乐,
得到未必能长久,
失去未必不再拥有。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未必”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