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05 20:53: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水而上
B.倚歌而和之倚:循、按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下
D.横槊赋诗赋:一种文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赋”动词,写作,在此引申为“吟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一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常常要跑好几家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②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更注重与各地方台在“新闻”方面的沟通,在全国建立了新闻快速反应网络,和各地电视媒体签约,形成联动,以提高新闻的?性。
③ 从长远来看,要想保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而现在?的发展新能源、生物技术、低碳经济等措施,都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A.披阅时效采取
B.披阅实效采取
C.批阅时效采用
D.批阅实效采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披阅:披览、阅读;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实效:实际的效果。采取、采用:二者都有“选取”之意,前者搭配的对象是方针、政策、措施、态度等抽象词语,后者搭配的对象多是具体事物或某种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七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还 似乎 逐渐
B.也 好像 逐渐
C.还 好像 逐步
D.也 似乎 逐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还”有“尚且”的意思,符合原句“还……何况”的语境。“似乎”也有“好像”的用法,但“似乎”还可表示商量语气。逐渐:表示程度、数量的依次增减,可用于人的活动或自然客观事物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简能而任人(有才能的人)/ 动词用作名词
B.襟三江而襟三江(以……为衣襟)/ 名词的意动用法
C.密则无态(稠密的)/ 形容词用作名词
D.而此独以钟名 (命名)/ 名词用作动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名词用作动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采取补救措施,把被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B.做题过多过滥,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益,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C.上级领导要求学校的教职员工,要注意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充分理解认识日常工作对教育的关系。
D.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名牌产品的水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删去“被”。B项应改为“反而”。C项应改为“和”“与”等)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