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21:02: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钱神论
[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启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岂是之谓乎?
?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住,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 (本文选自《魏晋南北朝抒情散文赏析》,原出处《晋书·隐逸传》,有增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井便易,不患耗折?便,(价格)便宜。
B.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文,修饰。
C.矣富人,哀此茕独?哿,快乐。
D.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辐辏:像车轮的辐聚集。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字,与“而况于人乎”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排金门入紫闼
B.死有知,其几何离
C.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D.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B.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C.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D.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顾恺之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使人“迁想妙得”。所谓“迁想”,即由此及彼的联想,“妙得”即经过揣摩后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请简要谈谈本篇带给你的“迁想妙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则耻焉,惑矣
皆出于此乎
④吾未见明也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12、13题各2分,14题5分,共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师说》)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之不传也久矣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
B.其闻道也先乎吾
君臣守以窥周氏
C.令其智乃反不能
向时之士也
D.吾从而

道也
小题2: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生吾前
其皆出于此
B.其闻道已先乎吾
师道之不传久矣
C.师不必贤弟子
青,取之
D.三人行,必有我师
于其身也,耻师焉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分)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4、阅读题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四方皆之则:效法
B.必官以从具:众多
C.孔子而进趋:快步走
D.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掩饰
小题2:下列选项中“诸”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尧舜其犹病
B.国人追之,败姑蔑
C.举直错
D.投渤海之尾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孔子有“为政”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③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④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⑤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⑥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3分)
②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选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小题1:《论语》里有许多篇幅谈及君子,君子重在一种人格的追求。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对如何做好一个君子提出的不同要求?(4分)
小题2:以上材料对君子的要求中,你对哪一个点感受最深,请联系自身或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50字。(8分)



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