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衔接类题目先要读懂语段的大致意思,抓住关键句,确定衔接的第一句,然后根据句子相互之间语意的前后连贯,有时还可以利用其中虚词,排列出语意通顺且符合逻辑的一段话。题干“‘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当接④“一个‘泪’字”,然后⑥①“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这样形成语段中第一个小语链,然后接⑤“正是惺惺惜惺惺”对上文作一个小结,进而引出下文:②⑦③“它是借凭吊诸葛亮,抒发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其间也自然包含当世缺少济世英才的感慨。”一个“也”字,表示出前后的逻辑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①句选“质疑”。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第②句应为“折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映射:照射。第③句选“十足”。十足:十分充足。实足:确实足数。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还要注意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惊蜇丰功伟绩闻过饰非事实胜于雄辩
B.陷阱墨守成规湮没无闻不废吹灰之力
C.涵养振聋发聩以逸代劳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众志成诚旁征博引风马牛不相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惊蛰 文过饰非 B不费吹灰之力 C以逸待劳 D众志成城)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两个表格是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你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30个字)(6分)
表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 |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分比 | 56% | 24% | 20% |
国家 | 日本 | 中国 | 韩国 | 德国 | 英国 | 美国 |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 4.5条 | 2.5条 | 2.43条 | 0.54 条 | 0.23条 | 0.14条 |
参考答案:多数人喜欢发手机短信。(3分)对于发短信,亚洲人比欧美人兴趣更浓。(3分)
本题解析:图文转化首先要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包括图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和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状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其次,要归纳认读结果,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注意选用词语要准确。
图一一个星期不使用短信“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的人超过一半以上,说明大多数人习惯使用手机发短信。图二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从高到低依次是亚洲国家,后面是欧洲国家,由此,可知亚洲人比欧洲人更爱发短信。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