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05 22:14: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另写一段文字。要求合乎事理,语言优美。(4分)
【示例】
阳光将栏杆
投影成琴键
却从不奏响
怕惊人睡眠


参考答案:
西风将雪水
冰冻成利剑
却从未试刃
怕惹人憎厌
(合乎事理1分,句式1分,比喻和拟人手法各1分)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今年6月13日是中共两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日。陈云同志高山景行,流芳百世!
B.春分刚过,细雨绵绵,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在草丛。
C.他来到超市,这也不肯买,那也不想要。原来,他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情愿买一样贵的好东西,也不肯要便宜货。
D.登上山顶,纵目远眺,远方濯濯童山,万木葱茏。好一派南国山景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濯濯童山”,形容山光秃秃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蹉跎怪涎内敛钟鼓撰玉泌人心脾
B.委迤石扉永决溢采流光姿意妄为
C.檄文自栩文身沧海一栗风神初振
D.启锚降幡估酒目炫神迷形影相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怪诞?钟鼓馔玉?沁人心脾;B.逶迤?永诀?溢彩流光 恣意妄为;C. 自诩?沧海一粟D. 起锚?沽酒?目眩神迷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是
[? ]
A.距洞百余步,有碑道(pū)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然(yǎo)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zhì)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xià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A.觉慧被禁足在家,每次碰到鸣凤,觉慧都想和她多说说话,可是鸣凤却怕被太太骂,觉慧说:“这就叫作,做奴隶的人永远没有办法……”但是他并没有讥笑她的意思。鸣凤听见这句话,默默地低下头。
B.觉慧去看祖父,以为至少会挨骂,没想到祖父向觉慧表示自己有些明白了,要觉慧把觉民带回家,与冯家的婚事不提了,当觉慧把这消息告诉觉新跟瑞珏,觉新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觉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C.杜竹斋知道朱吟秋正试图和赵伯韬接洽,想从赵伯韬那抵押十几万用来还债,如此一来,吴荪甫想逼迫放弃十五万干茧的计划就会泡汤,他向吴荪甫建议要是朱吟秋能还钱,那茧子不要也罢,吴荪甫想了一想,觉得杜竹斋说得有道理。
D.屠维岳要求工人如期开工,但遭到一系列的阻拦。一是女工拦车门,二是钱葆生等人捣乱。屠维岳甚是愤怒,扬言要惩办阿祥等滋生是非的人。结果阿祥被警察抓了去。

E.吴老太爷开丧后,惠芳因为无法回到乡下,就明里暗里地闹,实行各种抗议。张素素带她到丽娃丽妲村玩,在那里,惠芳吐露心声,请求张素素救她,张素素一时不敢答应。


参考答案:C E


本题解析:C吴荪甫执意不肯,他不会轻言放弃;D惠芳就整天呆在房间里,捧着《太上感应篇》,实行无声的抗议。张素素不得不答应。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