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05 22:35: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语言运用题  鲁迅,这位影响过几代人的“先生”,现在却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怀疑和排斥。从2009年秋季开始,鲁迅经典《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作品被请出中学语文课本。这是语文课本在顺应中学生的呼声,还是鲁迅的某些作品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呢?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认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是民族精神的自由斗士,带着深重历史苦难的文章能因为艰深晦涩而被回避么?就算文章被删减出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民族精神能够被剔除么?一个民族的苦难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宁可肤浅着理解也不能一片空白。
  示例2:大师的东西经历时代变迁,并非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需的精神养料。即便是鲁迅的“遗产”,我们要拿来继承的,也只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那部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12年8月15日,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国家为舟曲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举国哀悼,既见证了国家对逝者的祭奠,也诠释了国家对生者的告慰。
B.被誉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央视广告招标今日举行,董卿、白岩松、王小丫、张斌、康辉、李梓萌到场助阵兼吆喝。从整个上午的招标情况来看,央视2012年依旧“不差钱”。
C.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全军又一重点工程: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D.我不知道记者们这样卖力地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以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中国经济晴雨表,吆喝都要加上引号。C冒号改为破折号;D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 束之高阁数不胜数双管齐下双喜临门
B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泄不通
C 水涨船高瞬息万变顺理成章顺其自然
D顺手牵羊顺水推舟不盈不益沽沽滔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不盈不溢?汩汩滔滔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数字时代的书写方式,纸笔书写已不再是主流,电脑输入越来越普及。“笔”是输入法,“墨”分RCB (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保持纸笔书写的习惯。
对于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示例一:数字时代,要重视纸笔书写。纸笔书写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义,留存许多记忆;纸笔书写动作是下意识的,有助于思维连贯,写作过程会比较美好。坚持纸笔书写习惯,可以增进对汉字的喜爱;追求纸笔书写之美,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示例二:电脑输入,总体效率更高。经验告诉我们,初成的文稿一般还要反复进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如果是在纸上,修改和调整既不方便,还会浪费纸张。如果写作还需要参考或引述网上的电子文本,与纸笔书写相比,电脑输入的优势更明显。在网络实时通讯方面,电脑输入可以大显身手,纸笔书写则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纸笔书写和电脑输入各有优劣,围绕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不求观点深刻独到,但求分析全面完整,表述清晰,简明、连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B.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C.我说服我的父母亲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1英里=1.61千米)
D.苏轼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物理学家的理论也许过于艰深,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生活的体验是相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括号内容应放在“22英里”后。作为内括号,应紧跟在被解释的部分后面。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