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11-05 22:35: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夜航船序 明·张岱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辨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钢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 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差:记错,说错 B.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害:损害,妨害 C.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信:音讯,消息 D.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聊:姑且,暂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余因想吾八越?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D.①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②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明了写作的背景,批判了当时流行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学习风气,进而提出了学问的识记要有所准备,要博学的观点。 B.文中说到“百工贱业”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张岱的思想中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轻视劳动人民。 C.末段中,作者讲述了一僧和一士同宿夜航船中的故事,形象地说明有些关于文理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记取的。 D.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序文,寥寥数语,言简意深,既交代了编书的目的,又揭示了做学问的真谛。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道听途说,只辨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3分) 译文:? (2)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3分) 译文:? (3)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4分) 译文:?
2、单选题 【涕】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并序)》(眼泪) B.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流泪) C.儿涕而去《促织》(眼泪) D.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寄欧阳舍人书》(眼泪)
3、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盘龙,北兰陵人也,属东平郡。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贼起,盘龙时为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随太祖顿新亭,与屯骑校尉黄回出城南,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太祖即位,进号右将军。 建元二年,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垣崇祖决水漂渍。盘龙率辅国将军张倪马步军于西泽中奋击,杀伤数万人,获牛马辎重。上闻之喜,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 “饷周公阿杜”。 明 年 虏 寇 淮 阳 围 角 城 先 是 上 遣 军 主 成 买 戍 角 城 至 虏 围 买 数 重 上 遣 领 军 将 军 李 安 民 为 都 督 救 之 买 与 虏 拒 战 手 所 伤 杀 无 数 遂 战 死。盘龙子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绕之,一骑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箸,驰马奋槊,直奔虏阵,自称“周公来”,虏素畏盘龙骁名,即时披靡。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奉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世祖数讲武,常令盘龙领马军,校骑骋槊。后以疾为光禄大夫。寻出为持节、都督兖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进爵为侯。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勾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虏二十余人,藏仗篱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岸拔白争门。戍主皇甫仲贤率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于门拒战,斩三人,贼众被创赴水,而虏军马步至城外三千余人,阻堑不得进。淮阴军主王僧庆等领五百人赴救,虏众乃退。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座寻奏复位。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①?”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赠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节选自《南齐书?周盘龙传》) 【注】①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尤便弓马 便:擅长 B.随太祖顿新亭 顿:整顿 C.名播北国 播:传扬 D.卿著貂蝉 著:戴着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盘龙临敌勇敢果断的一组是(? )(3分) ①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②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 ③杀伤数万人,获牛刀辎重?④手所伤杀无数 ⑤驰马奋槊,直奔虏阵?⑥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 A.③⑤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人进攻寿春,周盘龙率队杀敌数万,俘获很多牛马和军用物资,皇帝非常高兴,送给周盘龙的爱妾杜氏金钗镊二十枚,以示对杜氏帮助丈夫的赞赏。
B.建元三年,敌军攻淮阳、围角城,周盘龙与其子周奉叔先后冲入敌阵,大破敌军,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也使他父子名震北国。
C.角城的守将张蒲与敌人暗中相勾结,敌人乘着大雾混进城东门并攻上了白争门,北齐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因这件事周盘龙被有关部门弹劾。
D.周盘龙以武功入朝为散骑常侍,齐武帝戏之曰:“貂蝉何如兜鍪?”实际是开玩笑问他在朝中做文官和在京外做武将感觉有何不同。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
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必说见臣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秦王还柱而走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①荆轲顾笑武阳②顾野有麦场
B.①既已,无可奈何②既克,公问其故
C.①轲自知是不就②瞬息可就
D.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②图穷而匕首见
5.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
A.又前而为歌
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6.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