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今年11月3日,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江苏扬州一名学生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没有要求学生赔偿。有网友赞美中学生,也有网友赞美车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敦能无过。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不完美,总会犯错;不犯错的不是人,是神。当然我们不是神啦,所以错误是难免的,既然错误存在,我们又不能让它消失,何不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首先请别生气。生气只是一种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行为。生气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没有使他人认识到错误,则只是一种有害无益,既伤了别人,了伤害了自己,因为至少被你所伤的人会以为你欠大度,性格带刺,会失去很多朋友,恶化自己的人限关系。
要宽容他人,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去看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宽容他人所犯的错误,对他人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他才会有动力。如果列宁小时候因打碎花瓶而没有被原谅、宽容,取而代之的是辱骂惑讽刺,也许他会背思想包袱,可能会影响他作为诚信的最基本的人性的形成。
宽容不仅要宽容他人行为的错误,而且还要宽容他人思想的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至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生活中,也许我们常会因为谈论到自己所喜欢的人的缺点而反驳过。也许的确崇拜自己喜欢的人,可是他们也存在缺点,即使我们拒绝承认他们的缺点,我们也不能干涉他人讲话而权利。正如有人不喜欢人云亦云,从而厌恶鹦鹉学舌,但是我们不能剥夺鹦鹉唱歌或者学说话的权力,因为这鹦鹉的本性。
宽容需要一颗平常心。
也许我们因外物而执著过,所以我们放不下的太多太多了。我们无法用平常心去对待事物的变化,所以很难做到宽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感动无数人,也许悲剧是美丽的,但一个美好的结局又是多少人所期盼的,虽然主人公的性格是悲剧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家庭仇恨,仇恨摧毁了爱情,其实是他们没有一颗平常心而造成的。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能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去宽容。
因为宽容,所以快乐。
人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我们宽容了,就不去计较太多的得与失,名与利。我们心中便少了一份忧伤,少了一份烦恼,而这样我们就能活得更加快乐。
为了美好的未来,请相信宽容,学会宽容。
本题解析:从学生角度,可从诚信、负责、学会道歉等角度立意;从车主角度,可从宽容、大度等角度立意。评卷要求参照2012高考评卷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嫉俗、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你的感悟或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要求:作文过程中不能出现下列问题,否则将大量扣分。
(1)全篇引用题干中所给的材料?(2)议论文中无或少事例
(3)罗列事例,缺乏议论?(4)事例不确凿或编造事例
(5)结构散乱,分段过多?(6)错别字,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7)口语化?(8)卷面、标点混乱
(9)编造故事?(10)文体不清,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伟人,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这样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最深:一次,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作了《罗素的话》一文,请他指教。鲁迅看过后,风趣地评了分:“拟给95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功夫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给罗素。”
这个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鲁迅评分的启示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伟人,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这样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最深:一次,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作了《罗素的话》一文,请他指教。鲁迅看过后,风趣地评了分:“拟给95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功夫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给罗素。”
鲁迅在评分的短文中,诙谐地指出了许广平将借鉴变成了生搬硬抄,因为缺少己见,缺少创新,文章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罗素的话”。这虽是发生在家庭中两人间关于一篇习作的小事,却使人深有所悟:引用借鉴是需要的,但是绝不能变成生搬硬抄,应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开辟自己的路,以图创新。
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生搬硬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个深受其害的人。那是战国时代的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都城的人走路姿势很美,便前去学习模仿。他举手投足,一招一式,无处不仿。但都城人之众,姿态之多,使得其学了这个忘了那个,到最后不仅没有学会赵人的走路姿势,就连自己本该如何走路都忘了,只得爬行回家。
当然,适当的模仿借鉴是无可厚非而且必要的。小到说话吃饭走路,哪个人不是从孩提时向大人模仿借鉴得来的?即使一个独立生活的人,仍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应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模仿借鉴,是将别人优秀的东西经自己理解消化,变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借鉴了俄国果戈里所著的《狂人日记》而写成的,但你又不得不承认他那篇名作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反封建礼教的名著。
古今中外无数的创新者也是这样:学习前人的成功之处,又不断追求创新。祖冲之“信古而疑今”,不虚推古人,他在继承的基础上修改前人历法中的许多错误,才编制出当时最好的历法《大明历》。哥白尼从波兰到意大利,多方求学,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通过自己30多年的细心观察和验证,彻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天动学说”,创立了举世震惊的“地动学说”。李四光起初学习的是西方地质学,后来遍访神州大地,推翻了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地质的理论,和全国人民一起为祖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重温鲁迅评分这个小故事,无论对于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还是对国家的发展建设都有现实意义。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惟有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70分)
时下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什么“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甚至连洋鬼节“万圣节”也稀里糊涂地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世界阅读日”。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仅如此,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国家的国民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
请在“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以“阅读”为核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题目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阅读?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是打开了一扇窗,阅读生活是打开了一道门。
阅读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走近了我的生活,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当晚霞逐渐隐去的时候,总喜欢洗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打亮台灯,然后在阳台上虔诚地掀开一片书页。任庭前花开花落,阅读中的世界却始终如一的精彩。
我相信作家是用感情用心灵去写作的,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异域展现给我们。每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面前就冉冉升起一片落日的大漠;每当读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面前就展现出烟雨江南的水雾纷纭;读着《瓦尔登湖》沉入梦乡时,我总成为了书中的主角;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含着热泪振臂高呼……阅读停留了时间,连接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连系了作者与读者的双眼与心灵。
“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诚挚,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尊重与敬意。
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我看到了一个集市,肮脏的街道,粗鲁的肉贩,逃课的孩子。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那个举起手掌游泳的孩子已深深地印入我心中。这是沈从文的《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语气如此平淡自然,就好像领着我在那一条道路上行走。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那一年,沉迷于哲学、心理学、《圣经》的我就这样惊醒了。抽象离我远去,我看到了自己贫瘠的思想。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躲在泡面房里的一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觉得,这些年来的阅读来得太轻易,太丰富,就像隔窗看花,拙劣地想象他人的梦。这种阅读太廉价,就显得毫无分量。多年来的积累,写出来还是一纸空文。我的阅读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写日记。写下生活中平凡的细节。走进了染满泥污的市场,亲眼看肉贩子如何将零钱一张张铺在猪肉上,亲眼看鸡贩如何吹弄鸡屁股,亲眼看那行人如何将唾沫一口啐在泥污里任车辆驶过。那一夜,我跟从文一起阅读。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
是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是教会我们去阅读生活,教我们重回坚实的大地。当我的手在日记上游走时,我想我真到了一扇门面前,这儿,我读了,我写了,这才是阅读的开始。
在阅读中收获真善美
在宁静的午后,斟上一杯醇茶,捧上一本心爱的书,在日影下细细翻阅,书香与茶香在那个午后醉了我的心,我仿佛神游天外,见到了书中的人物,他们在教我什么才是真善美。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苦苦追寻着真的影子。《药》中,华老栓握着那个带血的馒头,怀里抱着身体已冰冷的小栓。在泪眼朦胧中鲁迅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声大吼:封建社会扼杀了人的本性,要我真,去新社会找吧!《骆驼祥子》里,祥子还拉着他的手拉车在烈日里奔走,只是他早已不是那个善良单纯的祥子,他的麻木,他的堕落早已销去了他的魂。老舍告诉我:真早已不在了!我抬头眺望,真原来还在,他在冰心的小桔灯上,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也在于秋雨的苦旅中,人们依然在用心追求着真的境界,“真”如同一颗被重新洗涤过的珍珠,在我们心中闪闪发亮。
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善的影子。《海的女儿》中美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化作朝阳中那脆弱的泡沫,我读罢潸然泪下,为了这凄美的爱情,也为了美人鱼的善良;《小王子》中那个满头柔软金发的小王子走过无垠的沙漠,对我说:“请帮我画一只羊。”银铃般的笑容,忧伤的表情,时时提醒我,不要拒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帮助,可能会像甘露一般滋润一颗濒临绝望的心。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美的影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那绵绵的雾气溯流向上,弥漫了我干涩的眼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中那西落的太阳将浅浅的阳光覆在我身上,我看到了那暖暖的光芒;“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中那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感到了春天的可爱。一首首诗歌轻轻叩开了我的心灵,将我带到了久违的大自然,接触到另一种真实,另一种美。
用如水的心境阅读,我终于感受到美、善、真的存在,它们如天籁般倾泻下来,让我在阅读的午后,在香气萦绕之间,获得了另一种心情。
本题解析:
一、审题提示:“阅读”这个话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也能直接体现我们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写的题目。作文材料比较长,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的内容,只提到文学作品,一是阅读的作用,主要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一般而言,话题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不脱离话题的范围,都不算离题,但这决不意味着材料对话题没有限制作用。无论是巴金的话,还是命题者的解释,或是作文要求“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也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来看,这里的“阅读”,都是指读书,而读书又是我们人人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偏离题意的风险,去写阅读自然,阅读人生。
二、思路点拨
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作为中学生,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经验体会,感触自然更深一层。由此看来。此题显然落到了中学生话题的中心来了,写起来自然也就有说不完的话了。如此,首先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其间自然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烦恼;其次是读书过程结果中的故事、经验和体会了,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断和感想都能让我们咀嚼出无穷无尽的意味;还可以畅想未来,设想将来读书的情况。此外,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也是“读书”这个话题中的内容。只要你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选取上述几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记叙,或议论,或抒发感情,作文就有把握了。
三、立意选择
与“读书”有关的话题作文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讲述读书的故事,奏响买书、读书中的小插曲。
2、记叙读书的经历,见证读书陪伴成长的过程。
3、介绍读书的方法,实践出真知,真知教益后人。
4、品说读书的滋味,酸甜苦辣咸味道各异一一道来。
5、漫谈读书的感受,读后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抒写读书的收获,书中自有为人之道、作文之法。
7、渲染读书的陶醉,沉醉书海自然如入仙境。
8、推介所读的好书,或简叙书文内容,或罗列推荐理由。
9、鉴评所读的书文,赏析精彩片段,评价细小瑕疵。
10、评价对书的态度,说长道短自有一番道理。
四、?参考素材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杜甫)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宋?苏轼)
★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清?王文韶)
★至乐无声惟孝悌,大羹有味是读书。(鲁迅)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说到书,我很动感情。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
★书是我的恩师。
★书是我的良友。
★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
★我真愿意成为十足的“书迷”和“书痴”,可惜还不够条件。
★在宁静的环境,悠闲的心情中静静地读书,是人生中最有味的享受。在“四人帮”覆亡的前夜,我曾经避开海洋般的冷漠与白眼,每天到龙华公园读书,是拥有自己独立苍茫的世界。这是我一个终生难忘的经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禅诗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态,其实是
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态度,它和人所处境遇紧密相关,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请以“心态与境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