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11-10 21:22: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少】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孟子二章》(数量少,不多,少数人。) B.日三四里,少益耆食(稍微)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缺少。)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皇太后》(小)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从:从此。 B.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独:只有。 C.暴师霸上,以待大王——暴:露营。 D.吾适丰沛,问其遗老——适:到,去。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人,立账下 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这说明樊哙虽然勇敢豪爽,但无政治头脑。 B.《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 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以为柱则蠹 B.小知不及大知 C.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D.苍梧已北
4、阅读题 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3分) ? ②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2分) ?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瞠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大怒,使相之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临:面对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B.愿王自往临视之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C.剑在其背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小题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汝若生子是男,大,(则)告之曰
B.语汝子,(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C.闻王购子头(以)千金
D.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于)汤中
小题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③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④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⑤客曰:“此乃勇土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⑥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小题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见一位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