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下列各句都有实词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
B.往而不反,卒至土崩
C.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
D.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土”,名词做状语。A项的“异”,C项的“善”,D项的“洁”,都是意动用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新闻结尾可如豹尾,虬劲有力,给人强烈印象;或似撞钟,余音绕梁,使人掩卷长思,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要求未免苛刻了些。
B.发生这样的丑闻,究竟是抄袭者的错,还是评价体系的错?是期刊杂志的错,还是整个学术风气的错?一时间众说纷芸。
C.根据美国医改法案,对富人征税将成为医改的重要资金来源,一些中高收入群体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没有理由用自己的纳税钱来为穷人买单。
D.去年,重庆检方先后查办涉嫌受贿、循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人员93人。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共立案侦查“打黑除恶”涉及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66件78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B.在即将到来的下学期,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用上了免费教科书,部分科目用书还将循环使用。
C.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可以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义的实践、行为、经验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反思,发掘其中的教育思想。
D.中英联合研究小组“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入围“2010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这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的尽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将”表示未然,“了”则表示已然,前后矛盾。C前一句的主语是“故事”,与后一句主谓不搭。D前一句子残缺,应为“中英……‘……潜力’”的结果(成果),后一句指代不明。)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①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小米、红米、黑米、高粱等,杂豆类如黄豆、绿豆、红豆、青豆、黑豆等,块茎类如红薯、山药、马铃薯等。经常适量地吃些粗粮,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
②粗粮在胃肠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会把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药物紧紧“包裹”住,导致其在胃肠道不能充分释放,进而影响其发挥药效。因此,??。
(1)请根据第①段内容,给“粗粮”下个定义,不超过20字。(3分)
粗粮是?。
(2)请给②段加个合适的结尾,使其语意连贯,不超过10字。(2分)
因此,?。
参考答案:(1)有别于精米白面的谷物、杂豆、块茎类粮食。
(2)服抗生素时忌食粗粮。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划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2字)(5分)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_? __,二是?。
参考答案: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 “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本题解析:补写要与上文事理相承,衔接紧密,两个感叹应明确指向“年龄”(或“人群”)与“书籍类型”,意思合理即可。写对一句得2分,两句5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