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A.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乃大感寤,召见千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特以一言寤意 以其无礼于晋 D.李禹之属谋入匈奴 |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令将军与臣有邵
3、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杜纯传
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以荫为泉州司法参军。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时官于州者私与为市,价十不偿一,惟知州关咏与纯无私买,人亦莫知。后事败,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咏犹以不察免,且檄参对。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
熙宁初,以河西令上书言政,王安石异之,引置条例司,数与论事,荐于朝,充审刑详议官。或议复肉刑,先以刖代死刑之轻者,纯言:“今盗抵死,岁不减五十,以死惧民,民常不畏,而况于刖乎?人知不死,犯者益众,是为名轻而实重也。”事遂寝。
秦帅郭逵与其属王韶成讼,纯受诏推鞫,得韶罪。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韩绛为相,以检详三司会计。安石再来,乃请监池州酒。久之,为大理正。上言:“朝廷非不恶告讦,而有觇事者以擿抉隐微,盖京师聚万姓,易以宿奸,于计当然,非扰人也。比来或徒隶觖望,或民相怨仇,或意冒告赏,但泛云某有罪,某知状,官不识所逮之囚,囚不省见逮之故。若许有司先计其实,而坐为欺者以诬告,当无不竟矣。”
隰州商尹奇贸温泉矾有羡数,云官润之,寺欲械讯河东。纯曰:“奇情止尔,若傅致其罪,恐自是民无复敢货矾,则数百万之储,皆为土石。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曹州民王坦避水患,以车载货入京,征商者以为匿税,寺议黥坦,纯复争之,卿杨汲奏为立异,又废于家。
元祐元年,范纯仁、韩维、王存、孙永交荐之,除河北转运判官。初更役书,司马光称其论议详尽,予之书曰:“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纯因建言:“河防旧隶转运,今乃领属都水外丞,计其决溢之变,前日不加多,今日不加少。然出财之司,则常忧费而缓不急;用财之官,则宁过计而无不及,不如使之归一。”后如其言。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九》,有删节)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遂寝寝:平息?
B.纯受诏推鞫鞫:审问?
C.比来或徒隶觖望望:企望?
D.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羡:盈余?
小题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纯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3分)
①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 ②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
③是为名轻而实重也?④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
⑤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⑥不如使之归一?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纯为官能严于律己,在任泉州司法参军期间,虽然州中的官员私下里都与外国商人做生意,但他坚决不参与其中,而且从不向人标榜此事。?
B.杜纯在奉旨查案时,由于惹恼了对他有提携之恩的王安石,随即免去了他的官职。王安石再次当政时又对他进行打击,将他贬为监池州酒。?
C.杜纯主张办案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刑讯逼供。正是由于他据理力争,温泉矾储存的几百万斤矾才得以不化为土石。?
D.杜纯认为京城人员复杂,允许告发理所当然。但由于告发之人往往出以私心,难免有不实之嫌,所以官府理应先查实案情,然后才能定罪。
小题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4分)
(2) 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3分)
(3) 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3分)
4、填空题 解多义。?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③飘飘乎如遗世之独立(?)?
④纵一苇之所如(?)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①朝暮送谊粥。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遣致之,而缭清静自保,无所交结。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带崩,绦为复土校尉。
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与公钟杂定郊祠礼仪,以诚记②正《五经》异说。北海周泽、琅邪承宫并海内大儒,绦皆以为师友而致之于朝。上言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者宿大贤多见废弃,宜救郡国简用良俊。又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显宗并从之。
二年,以寿张国益萦平王,徒封给燕侯。其后广陵王荆有罪,帝以至亲悼伤之,诏绦与羽林监南阳任魄杂理其狱。事竟,奏请诛荆。引见宣明殿,帝怒曰:“诸抑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抑等衣尔邪!”绦仰而对曰:“天下高帝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春秋》之义,‘君亲无将③,将而诛焉,。是以周公诛弟,季友鸡兄,经传大之。性等以荆属托母弟,陛下留圣心,加侧隐,故敢请耳。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帝叹息良久。绦益以此知名。
其后弟鳍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绦闻而止之,曰:“建武时,吾家并受荣宠,一宗五侯。时特进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贵宠过盛,即为祸患,故不为也。且尔一子,奈何弃之于楚乎?”鳞不从。
十年,给卒,帽④赠甚厚,谧曰哀侯。帝遣小黄门张音问所遗言。先是河南县亡失宜丛,典⑤负者坐死及罪徒者甚众,遂委责于人,以偿其耗。乡部吏司因此为奸,给常疾之。又野王岁献甘缪、膏怡,每辄扰人,吏以为利。给井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音归,具以闻,帝览之而悲叹,救二郡并令从之。(节选自《后汉书·卷三十二·樊绦列传))
[注]:①中黄门:宦官。以下‘小黄门’亦宦官。②试记:预言将来事情的书。③将:做篡夺杀戮的事情。④贝冒:读feng,送给丧家助葬之财物。⑤典:抵押典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练外戚,争遣致之 致:邀请
B.诏绦与羽林监南帕任魄杂理其狱 狱:监牢
C.男可以尚主 尚:匹配
D.遂委责午人,以偿其耗 耗:损失
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明樊鲜“谨约”的一组是(? )
①练清静自保,无所交结
②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
③事竟,奏请诛荆
④绦并欲奏罢之,疾病未及得上
⑤弟鲸为子赏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练闻而止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练居家严遵孝道。他侍奉后母极为孝顺。后母去世,樊绦因哀痛过度,身体患病,不能支持。汉光武帝常常派宦官在早晨晚上送糜粥给樊绦以表体恤。
B.樊绦为臣坚持原则。广陵王刘荆有罪,汉明帝因为广陵王刘荆和自己是兄弟关系,因此特别悲伤惋惜,樊绦用《春秋》之理劝国君应杀掉妄图篡权的亲属。
C.樊练做事谨约自持。他秉承了父亲的风尚,远避权势,洁身自守;樊鳍却想娶楚王的女儿为妻,高攀帝室。樊绦认为贵宠太盛会招致祸患,但樊鳍未从。
D.樊练为国死而后已。樊绦去世前,汉明帝派张音询问他的遗言。张音把樊练因病没来得及说的两事报告汉明帝,汉明帝为之悲叹,下令按他的遗愿去做。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捕,绦以不豫得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河南县亡失官钱,典负者坐死及罪徙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