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11-10 21:50: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注】①酴醾:一种观赏植物。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静态的嫩叶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2)面对春的离去,作客在外的词人只好借酒消愁,混过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表达了词人的伤春之情和飘零之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意思对即可。)
  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含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梨花之感慨。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 注 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qió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真州绝句
[清]王士稹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_-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①江千:江边。②好是:最美的是。
小题1:王士稹倡导神韵说,强调神情韵昧。“疏”字既表现景色特点,又意韵深长,请简要分析。 (2分)?
小题2:本诗描绘了一幅精妙绝伦、充满诤隋画意的水乡春色图,具有动静美、虚实美、色彩美。 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从画面构成的动静、虚实、色彩三方面选择一方面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对下列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末二句以寒梅开否之一问,表达了无限乡思。
B.“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其中的“不敢”表现了因不是衣锦还乡而是落泊还乡而产生的羞愧心理。
C.“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末二句以落日意象表现了作者的迟暮之感。
D.“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末二句抒发了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问梅花的消息,是用梅花来概括其他事物,表示作者爱好芳香纯洁事物的高尚情操。)


本题难度:一般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
酴醾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