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11-10 21:53: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的能力。③句“它”代指“月亮”,紧承首句,①句是③句观点的例证,②句是④句观点的例证,⑥⑤两句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一个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纤巧/纤维熨帖/电熨斗 蹊跷/另辟蹊径
B.富饶/妖娆暑假/马铃薯 傍晚/大雨滂沱
C.拜谒/笑靥角色/挖墙脚 嗔怒/瞋目而视
D.蹒跚/珊瑚戏曲/文曲星 硝烟/销声匿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xiān? yù/yùn? qī/xī? B. ráo shǔ bàng/pāng? C. yè? jué/jiǎo? chēn? D.shān? qǔ? xiāo。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东方的精神思想可以“静观”二字代表之,儒家、佛家、道家都有这种倾向。
②这种东方的“静观”和西方的“进取”实是东西文化的两大根本差点。
③佛家还有“寂照”两个字描写他。
④东西虽对流,其原因不同。
⑤一是流动趣静流,一是静流趋动流。
⑥我们了解他们的本质和动因,然后才有确当的批判,才许以相当的价值,不至于趋向极端了。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⑤①②③⑥
C.④⑤⑥①③②
D.④⑤①③②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③句中“还有”承接①句,先排①后排③,②句中“这种”引出“东西文化差点”,②句在④⑤句之前。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积攒/攒动纤绳/纤维鲜艳/寡廉鲜耻
B.降临/降伏瘦削/削减躯壳/金蝉脱壳
C.粘贴/粘度校对/校场抢劫/呼天抢地
D.伺机/伺候咽喉/哽咽供养/供不应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B.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
C.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D 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A.“迫不及待”意为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多指人的心情,这里指的是环境意识的启蒙,改为“迫在眉睫”较好。B.“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显然不妥。C.“不可思议”不可想像,不能理解。这里应改为“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