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①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 ②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 ③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 ④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 ⑤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 ⑥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皇帝)因此特别施给恩惠,表彰那些为守节义而死的人,而且完全宽恕了他们的失职行为。
(2)因此修城是花费很多,非常辛劳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劳苦的。
(3)最终能排除少数民族的(进犯),使中原地区得以保全安定的原因。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戒,准备好。从上下文推断,这里不可能作为“告诫”将,因为和这个字对应位置的是“设”,意思是“设置”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句中意思。答这道题时可采用代入法,并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和推测。整体上,本题难度不大。胜、经略等等都是书本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小题2:试题分析:③和⑤强调人的作用。
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法比较好。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合题意的。错项③和⑤是很容易看出的。
小题3:试题分析:修建新城的经过有所交代,但不是重点。
点评: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对于手法的使用,同学在分析的时候,不能限于局部,要整体全面考量,瞻前顾后,反复推敲。本题错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段是的仔细与否。
小题4:试题分析:关键点:(1)褒广:彰显;死节:为节义而死的人;贷:宽恕,一切:完全(2)为是:做这个事情;勤:辛苦;(3)所以:……的原因;攘:排除;全安:保全安定。
点评:文言翻译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本题要注意谦词的翻译;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尤其是句子的句式和语气,很多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忽略,平时练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可。三道题中几个古今异义词是落实的重点。
【参考译文】
侬智高在南方反叛,先后攻破十二州,十二州守卫的官吏,有的死有的没死,却没一个人能守住他们的州城,难道是他们的才能都不能胜任吗?不设置城郭,不准备好装备,即使有智谋勇气,还是不能抵挡一旦有的突变。天子也认为承担(城破)罪责的不仅仅是守卫的官吏,因此特别施给恩惠,表扬那些为守节义而死的人,而且完全宽恕了他们的失职行为。于是就推举选拔士大夫所评论认为有才干的人,让他们策划处理(这些事情),而那时尚书户部吏郎余靖主政广西。
平定叛乱的第二年,蛮越互相交接,和平共处,就大规模地修建桂州城,桂州城方圆六里,建城所用的木头、砖、瓦、石头的材料,用个来计数,达到四百多万。所用的人力,用工时来计算,达到十多万。所有用来守城的器具,没有需要而不给予的,从至和元年八月开始修建,到第二年六月建成。这徭役的规模也是很大的了。余靖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也很久了,所有的花费都想着节省资源,劳役他们也想着休养他们的体力,因此修城花费很多,徭役规模很大,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劳苦的。
古代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礼数丧失,所以四方的少数民族横行、窥视中原,在这个时候,中原地区不是没有城池,最终被夷为平地、毁灭、陷于困厄的地步却不能救助,但是城池是先王就拥有了,却不能够依靠它而存在,等到叹息觉悟,旧政兴起,那么城池的修建又不敢落后,大概是有忧患,图谋(解除)它,却没有城池,有城池但是守卫的人却不行,有守城的人却没有治理的法则,国家能够长久保存而立于不败之地,都是从未听说的,所以文王兴起的时候,有四方少数民族的灾难,在北方建立城池,任用南仲;宣王兴起的时候,有诸侯的祸患,在东方建立城池,而任用仲山甫,这两个大臣的德行,和他们的君主都相统一(协调),这对于治理国家的本末与先后,可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了。想着他们以不声张的辛劳和勤勉的劳苦,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功名,最终能排除少数民族的(进犯),使中原地区得以保全安定的原因,是有这样的君臣和有这样的城池呀。
现在余公也凭借文才武略,当圣明天子太平盛世长久了,想要补救弊失、兴办被废置的事业的时候,(他)镇守安抚一方区域,治理护卫那里的百姓,他现在勤勉,与周朝南仲、仲山甫等同,这应该有所记载的啊,所以将领官吏在一起谋划(此事),从我这儿来拿文章,把它刻在城的一角,而以此来告之后人。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长博士王某记。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日,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挺为安西王相,遇于途,楫因言:“京兆之西,荒野数千顷,宋、金皆尝置屯,如募民立屯田,岁可得谷,给王府之需。”挺以其言入奏,从之。三年,屯成,果获其利。寻佩金符,为陕西道劝农使。
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讨郭昂讨叛贼董旗,兵士俘掠甚众,楫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还乡里。
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楫考满去。徽之绩溪、歙县民柯三八、汪千十等,因岁饥阻险为寇。行省右丞教化以兵捕之,相拒七月,乃使人谕之。三八等曰:“但得许总管来,我等皆降矣。”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楫单骑趋贼垒,众见楫来,皆拜曰:“我公既来,请署榜以付我。”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不听。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
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
(选自《元史·许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儒生中词赋选选:被选中,入选
B.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舆:装着,带着
C.楫考满去考:考核(合格)
D.系富民系:关押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许楫体恤民情的一组是( )(3分)
①三年,屯田,果获其利?②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
③皆遣返还乡?④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⑤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⑥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楫年少时擅长词赋,品德贤良,到京城后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官,因不愿意担任文簿官,辞去职务,改为知印。
B.许楫因为身材魁梧善于答问,受到元世祖的器重,被任命为劝农副使。又因为主持屯田有功,受到奖励,并升迁为陕西道劝农使。
C.在湖南、江西两地任提刑按察副使期间,许楫仔细查问案情,释放了一位无辜的佃农,使600多良民免遭冤枉,遣返回家。
D.在徽州总管任上,巧谏刻剥百姓的户部尚书王巨济,使徽州百姓免去了多征的一千锭赋税,他还使柯三八等盗贼投降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己款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略
本题解析:
小题1:“舆”,名词作动词,意为“用肩抬”。
小题1:①间接说明他有远见;⑤间接说明他善于与人沟通,有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⑥是在呈招降之策。
小题1:许楫只是建议屯田,并没有主持屯田。
小题1:见“参考译文”画线句。(①“有…者”定语后置句式1分,“阴”1分,“款伏”1分,通顺1分。②“死耶、生耶”句式1分,“虽”1分,通顺1分。③“会”1分,“从”1分,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许楫字公度, 太原忻州人。幼年受教于元裕, 15岁时凭借善于词赋入选。河东宣抚司又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孝廉。许楫到了京城后, 被平章王文统任命为中书省下属官员, 许楫拒绝接任文簿官, 而改任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对许楫非常器重。一天,许楫随省臣立于殿下, 元世祖见他胡须飘飘,身材魁伟, 问:“ 你是秀才么?”许楫躬身回答说: “臣在学做秀才,不敢自认为秀才。”皇帝因他善于答问, 任命他为中书省架阁库管勾, 并兼承发司事。不久, 朝中设立大司农司, 许楫被任命为劝农副使。当时商挺任安西王相, 途中与许楫相遇,许楫对商挺说:“京兆的西郊, 有几千顷荒地, 宋、金之时曾经屯垦过, 如果召募百姓马上去屯田, 每年可收获的谷物,(可以)供给王府的需要。”商挺将此话奏于皇上, 并被朝廷接纳。三年后, 屯垦完成, 果然获利。不久,许楫被授予金符, 并被任命为陕西道劝农使。
至元十三年(1276 ) 宋朝被平定, 皇上命平章廉希宪在荆南府行中书之职,以许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的父老抬着金帛来求见,许楫对他们说:“ 你们已经是大元的百姓, 现在设立官吏来安抚教导你们, 何必要用金帛来求见?”第二年, 提升许楫为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有一个打死了出征军人的富民, 暗中许以一半家产让他家佃户代自己服刑。许楫察知此情后, 释放了佃户, 关押了富民, 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英明。后来许楫改任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 行省下令郭昂讨?伐叛贼董旗, 俘获了很多贼兵, 经许楫查问后发现有良民600多人,都遣返还乡。
至元二十三年, 被授以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设立尚书, 总管全国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 仗势刻剥百姓, 派遣官吏多征徽州人民的钱2000锭, 王巨济还怒其少, 要再加千锭。许楫至巨济处对他说:“ 阁下是要百姓死, 还是要百姓活? 如果要百姓死, 即使万锭也可以征敛。”巨济消除了怒气, 徽州幸免征赋。许楫任期满, 政绩考核合格便离去。徽州之绩溪、歙县民众柯三八、汪千十等, 因饥荒做了盗寇, 行省右丞教化(人名)用兵去捕, 双方相持七个月, 派人前往说服, 三八等人说: “只要许总管来,我们就投降。”行省立即发驿书召许楫, 命他前往招降。许楫只身骑马前往贼寇处。众人见许楫到来, 都拜倒说:“许公既然来了, 请给我们张榜。”许楫回报教化,请退兵30里, 让他们自己来降。教化不听他的话。正逢朝廷用参政高兴(人名)代替教化, 许楫再把原来的话告诉高兴, 高兴听从他的计谋, 做盗寇的民众果然投降。
至元二十四年, 授予许楫太中大夫、东平总管。他辞官二年后逝世, 终年70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甘肃省兰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瑀,性严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颜色。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大志,不屑贫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转运使张齐贤荐其材,代还,为著作郎。召见便殿,占对明畅,太宗善之,命为户部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时领外计者,皆以权宠自尊,所至畏惮,敏中不尚威察,待僚属有礼,勤于劝勖,职务修举。权判大理寺。
时没入祖吉赃钱,分赐法吏,敏中引钟离意①委珠事,独不受。妖尼道安构狱,事连开封判官张去华,敏中妻父也,以故得请不预决谳。既而法官皆贬,犹以亲累落职,出知广州。入辞,面叙其事,太宗为之感动,许以不三岁召还。翌日,迁职方员外郎,遣之。是州兼掌市舶,前守多涉讥议。敏中至荆南,预市药物以往,在任无所须,以清廉闻。就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召为工部郎中。太宗飞白书敏中洎张咏二名付中书,曰:“此二人,名臣也,朕将用之。”左右因称其材,并命为枢密直学士。
参考答案:
8.D
9.A
10.(10分)
(1)(5分)不久,法吏和判官(张去华)都被贬,(向敏中)仍受岳父的牵连而丢掉官职,出朝担任广州太守。
(2)(5分)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
本题解析:
8.D(会:恰逢)
9. A(“能够妥善处理边藩之事”错)
10.(10分)
(1)(5分)译出大意2分,“既而”“以”“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译出大意2分,“幸”“鄙”“便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译文】
向敏中,字常之,河南开封人。父亲向瑀,在南汉(五代十国时云南两广地带的一个小国)做过符离令的官职。向瑀性格严厉刚毅,只有向敏中这个独子,亲自教育监督,严肃认真不给好脸色。向瑀对向敏中的母亲说:“以后要光大门楣,就靠这个儿子了!”等到向敏中弱冠成年的时候,接连遭遇到家中和本族的丧事,而他却能够刻苦自立,胸有大志,不在乎家中贫穷。太平兴国五年时考中进士,担任右赞善大夫一职,后来被授予为枢密直学士之职。
当时,银台通进司负责收发奏折,都由枢密院管理,奏折很多,难以及时处理,有时甚至会出现遗漏和丢失奏折的现象。向敏中将这件事详细地上奏,担心边远地区的奏折处理延误时机,请求另外再设置一个处理这些奏折的机构,任命专门的官员前去管理,校订文件簿册。皇帝下诏任命向敏中和张咏管理这个机构。宋太宗想重用向敏中,朝中得势的官员对此非常忌恨。碰到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为官的时候,皇甫侃监理无为军的贸易税收事务,因为受贿而被查处,于是皇甫侃给朝中显贵一个个送信请求减罪,向敏中也接到了信。此事被交给了御史调查,查实确有此事:曾经有人送信到向敏中门前,他看了信上的名字,没有开封便还给送信的人并让他回去了。不久抓住了皇甫侃的家臣(或家仆)查问他,说这封信接着就放在竹筒里,埋在江边的客舍旁。于是便派当地驿站去把信挖出来,封口和名字都和原来一样没有动过。宋太宗感到非常惊奇诧异。当时西北边境带兵军务,其中枢密院官员的任务主要是谋划商议,向敏中思维清晰,胸有大略,遇事反应敏捷。
宋真宗即位后,任命向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不久回到京城。当年冬天,宋真宗亲临澶渊,赐给向敏中秘密的诏书,把西方边境的事情都交给他,允许他相机处理。向敏中接到诏书后便将诏书藏起来,还和往常一样视察处理政务。碰到民间举行迎神祭祀的傩舞赛会,有人告密说禁军士兵中有人想假借傩会叛乱,向敏中秘密地派手下士兵身披盔甲潜伏在大堂下帷幕之中。第二天,他把当地所有的宾客、幕僚、士兵、军官都召来,设置酒宴纵情欢乐,没有一个人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于是他便命傩舞之人进来,先让他们在门外表演歌舞,而后召他们来到台阶前,向敏中一挥衣袖,潜伏的士兵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擒住。果然这些人都携带短刀,当即就地斩首。等已经把所有尸体都藏起来,用灰土泥沙打扫厅堂之后,继续开宴饮酒。来的客人都两腿战栗,边境从此便安定了。
天禧初年,升任右仆射兼担任门下侍郎一职,监修国史。当天,翰林学士李宗谔正与宋真宗谈论朝中事务,宋真宗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又说:“向敏中家中今天肯定有很多来庆贺的客人,你去看看,不要说是我的意思。”李宗谔到了以后,发现向敏中闭门谢客,门口很安静。李宗谔和他的亲随径直走进向敏中家中,过了一会便庆贺说:“今天听到您升迁的喜事,朝中同僚都很高兴感到欣慰,并要来庆贺。”向敏中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说:“自从皇上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宰相之位,若不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深爱倚重,地位特殊的臣子,哪能到这种地步呢?”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李宗谔又历数前朝担任仆射的官员的功勋和美德,以及如何被倚重之事。向敏中也只是点点头,最终还是没说一句话。李宗谔回去后,又派人去向敏中家中厨房询问,今天是否有亲戚宾客来饮酒赴宴,回复说没有一个人。第二天,李宗谔详细地把自己所见到的情形报告给宋真宗,真宗说:“向敏中非常胜任这个官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