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张世杰,范阳人。少从张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隶淮兵中,无所知名。阮思聪见而奇之,言之吕文德,文德召之为小校。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安东州,战疾力,与高达援鄂州有功,转十官。寻从贾似道入黄州,战蘱草坪,夺还所俘,加环卫官,历知高邮军、安东州。
咸淳四年,大军筑鹿门堡,吕文德请益兵于朝,调世杰与夏贵赴之。及吕文焕以襄阳降,命世杰将五千人守鄂州。世杰以铁絙锁两城,夹以炮弩,其要津皆施杙,设攻具。大军破新城,长驱而下,世杰力战,不得前,遣人招之,不听。丞相伯颜阳攻严山隘,潜自唐港盪舟入汉,东攻鄂,鄂降。
世杰提所部兵入卫,道复饶州,乃入朝。时方危急,征诸将勤王多不至,独世杰来,上下叹异。自和州防御使不数月累加至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遣将四出,取浙西诸郡,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兵势颇振。七月,与刘师勇诸将大出师焦山,令以十舟为方,碇江中,非有号令毋发碇,示以必死。元帅阿术载彀士以火矢攻之,世杰兵乱,无敢发碇,赴江死者万余人。大败,奔圌山。上疏请济师不报寻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十月进沿江招讨使改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已而大军至独松关召文天祥入卫以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知平江寻亦召入卫加检校少保。
? ?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寻从贾似道入黄州寻:寻找
B. 大军筑鹿门堡筑:修筑
C. 大军破新城破:攻破
D. 少从张柔戍杞戍:防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世杰以铁锁两城令以十舟为方
B. 大军破新城,长驱而下阮思聪见而奇之
C. 调世杰与夏贵赴之七月,与刘师勇诸将大出师焦山
D. 阮思聪见而奇之文德召之为小校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世杰得皇帝器重提拔的一项是()
①自和州防御使不数月累加至保康军承宣使
②进沿江招讨使
③累功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
④以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
⑤召为小校
⑥加检校少保
A. ①②④B. ②③⑥C. ③④⑤D. ④⑤⑥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范世杰年少时,跟随张柔戍守在杞州,后张柔犯了罪逃到宋州,从此就没有人知道范世杰这个人了。
B. 咸丰四年,吕文德调范世杰守鄂州,范世杰就修筑了鹿门堡,用铁索锁住两城,在显要之地散布木桩,设置了攻打工具,使元军无法前进。
C. 皇帝征召各位将领救援朝廷,只有范世杰到达,让皇帝惊异,而连续得以升官,但不久就被解职。
D. 范世杰率部守卫焦山时,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向将士表示必死之心,但最终仍是被元军元帅阿术打败。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然是中有深趣矣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焕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大定——大定:基本稳定
B.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降下:攻克,占领
C.与天下同利也——天下:大家,指刘邦的臣属
D.给馈饷,不绝粮道——馈饷:粮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临江王焕为项羽叛汉/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B.战胜而不予人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C.其归者复之六岁/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此三者,皆人杰也
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月而降,杀之洛阳——指代前文的“焕”
B.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指代“其归者”
C.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指代城池
D.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指代子房、萧何、韩信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说明高祖取得天下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②陛下慢而侮人
③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④与天下同利也
⑤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⑥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起、王陵说高祖刘邦性情傲慢而且好侮辱人,但他能和大家共享利益,所以大家愿意为他效力。
B.高祖称赞子房、萧何、韩信三人都是人中俊杰,说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们。
C.“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是汉高祖成就帝业之后,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饱含东方哲人的睿智命题的具体阐释。
D.此段对话充分显示了刘邦作为一代开国帝王,富于政治远见,勤于思索,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雄才大略。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8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徒留无所施徒:徒然,白白地
B.却与小姑别却:但,然而
C.自可断来信信:音信,消息
D.始适还家门适: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