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2:10: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非常遗憾的是,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依然只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受害者,而对其侵略行为矢口否认
B.我们欢迎媒体和广大群众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我们会不断根据大家的意见,改进我们的工作。但我们反对捕风捉影,更反对毫无根据地搞“八卦新闻”。
C.从《飘》里的“郝思嘉长得并不美”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那句“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都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D.他在国内的恩师郑大听语重心长地说过:“沈文裕还这么年轻,一生的路还很长。他需要的是成为一个大师必不可少的阅历和修养。先学会了做人,他总有一天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
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
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个人的事业和他的道德水平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层纸捅破了,学者打着学术名义追逐金钱的把戏也就昭然若揭了。
B.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B.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深负众望的人。
C.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 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
C.进入高二之后,爸爸监督我的学习,妈妈负责我的后勤保障,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
D.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