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下列内容是从初二学生小明上学期的“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要求:议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这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9月3日在教室卫生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同学。
(2)9月24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课堂秩序。
(3)10月3日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小偷偷窃他人财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12月19日上课迟到了5分钟。
(5)12月28日在学校迎元旦绘画比赛上,一幅作品获得初中组一等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情景式默写题: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四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涵螺丝钉人才倍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B.提要渡难关心心相映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C.就序腊八粥一路飙升八竿子打不着
D.和谐边缘化始终不渝有志者事竟成
4、阅读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熙凤设“调包计”定下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后,黛玉无意中从紫鹃处得知了消息,从此一病不起。绝望之中的黛玉亲手将代表她纯真爱情的诗帕焚毁,切断一切与所爱的人的关联。
B.《家》叙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衰落崩溃的过程,高家三兄弟的恋爱故事是小说的重要内容,包括觉新与梅、瑞珏的婚姻悲剧、觉慧与鸣凤的爱情悲剧、觉民与琴奋起反抗获得的幸福爱情。
C.《茶馆》的语言既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比如第二幕中,报童向王利发推销报纸,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句话反映了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现实。
D.《呐喊》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母亲形象:《药》中的华大妈、《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愚昧而充满质朴的母爱,《风波》中的七斤嫂生性懦弱隐忍,《社戏》和《兔和猫》中“我的母亲”和蔼可亲、勤劳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