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10 22:14: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灾难。
A.审定 终止 驱除
B.审定 终止 祛除
C.审订 中止 祛除
D.审订 中止 驱除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①必用"审定",排除C、D;③必用"祛除",故选B。审定:审查决定审订:审阅修订。中止:中途停止。终止:结束。驱除:赶走、除掉,用于具体。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恶,用于抽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加点的“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秦强赵弱 ②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③城入赵璧留秦 ④徐察之
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表并列;而,表示并列关系时,前后的文字可以颠倒但意义表达没问题。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判断。②表假设;要根据语境来判断。③表承接;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④表修饰。此时的“而”连接的是状语和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学生也要学会转移注意力,不要_______于不良的情绪中,要把精力转移到自己喜爱做的事情上。
②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_______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③从解释世界的角度看,旧哲学教科书体系确实达到了极高的科学_______,可它不能从根本上提供行动的指南。
A.沉湎陈设水准
B.沉浸陈列水平
C.沉浸陈列水准
D.沉湎陈设水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陈列”是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陈设”指摆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D.宁武子,邦有道,则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共”通“拱”,环抱,环绕。C项,“错”通“措”,放置。D项,“知”通“智”,有智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雪灾改变了一切,前段时间,每逢寒冬腊月、年终岁尾,一些地方的农民工不得不四处讨要自己?的血汗钱。?
②中央气象台预报,由于大雾笼罩,6月12日,宝成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很低,给送救济物质的人们带来了不便,因漫天的雾气将什么都淹没了,连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
③那林立的大石,那高耸是崖壁,千姿百态,有的如骏马,有的似卧龙,有是像飞禽,有的似走兽,无不?
A.名不虚传杳无音信形神兼备
B.名副其实无影无踪惟妙惟肖
C.名不虚传无影无踪惟妙惟肖
D.名副其实无影无踪形神兼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名不虚传”是“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此处语境是对血汗钱的解释,所以应为“名副其实”,即“名声与实际相符”;“杳无音信”是“形容一直得不到对方的音信”,根据语境应为“无影无踪”;“惟妙惟肖”是“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逼真”,语境为自然界事物,故应用“形神兼备”。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