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淡淡的忧伤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史铁生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上构筑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你可以放浪形骸,但不可为世事而狂躁;你可以大隐于市,但不可以为市声所困。
请先在空格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然后以“我渴望?的生命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月7日至9日举行,据统计,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确认报名参加考试,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这是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今年的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最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他在信中坦承自己的迷茫与焦虑。他不愿意为了就业而加入“考研大军”,他想按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又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面对汹涌的考研热潮,他不知所措……
对于时下引人注目的“考研热”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面对前途问题的迷茫与焦虑,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元代许衡曾经跟很多人一起逃难,所经过的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他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已故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部门频出“窝案”,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一批人,有的甚至整个班子的成员无一幸免。“慎众”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损坏严重。有人说服用碘片可以防辐射,也有人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于是中国出现大范围的抢盐潮,很多地方食盐脱销,有不少人因为抢盐而受伤。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学校生活二三事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要求记叙发生在学校里的典型事例来表现学校的新风貌。学校生活包括学习生活、课余生活、日常生活等,只要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都可以写,所以题材是丰富的,选材是自由的,不过要力求典型。不能只写一件事,因为命题已限定“二三事”。“二三”可以理解为几件事,从作文的篇幅和表达的需要看,以三件事为最佳选择。学校的新风貌是多方面的,可以选取一个方面来写,也可以选取几个方面来写,前者容易写出深度,后者则具备广度,各有千秋。
思路之一:选择课余生活的几件事来表现“全面发展”的主题。一是办集邮展览,二是排球比赛,三是植树种花,分别从智、体、劳等方面来反映校园生活。
思路之二:选择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几件事表现尊师爱生;从学生探望病倒的老师来表现生爱师;还可以写师生共同捐助一位特困学生来表现师生之情、同学之情。
思路之三:选择“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涌现出来的几件事来表现学校全新的精神风貌。从成立“学雷锋”小组写起,然后逐一记叙利用假日清除校园的卫生“死角”,帮助学校食堂卸煤车,为退休老教师做好事等典型事例,最后以受到表彰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写法]
本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起,提挈下文;中间分写,每事相对独立;结尾收束,点明题旨。这种写法构思便捷,能紧扣题目,让形式与内容较好地结合起来。
主体部分每事相对独立,配上小标题更醒目,结构也更清晰。而且事与事之间允许有较大的跳跃,既可似减少过渡的烦恼,又可以增加选材的灵活性。编拟小标题要准确,力戒题不对文;要概括,不可拖泥带水;要艺术,尽量形象生动。编拟小标题可以纳入构思的轨道,充分表现谋篇布局的匠心。比如思路之三,可以编拟三个小标题;1.“死角”复活;2.煤车无煤;3.助“师”为乐。
中学作文的篇幅一般在800字左右,如果一篇作文写三件事,每事不过二百来字,即使增加篇幅,三百字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叙事不允许铺开,而只要抓住重点用经济的笔墨来写。这就要求作者选准角度,精心剪裁,简洁行文,做到清楚而不干瘪,生动而不臃肿。当然二三事可以有详有略,但要讲究整体的匀称。为了主写一件事,三言两语交代一二事的做法未必可取。有的事要截取典型细节来写,以小见大,以少总多。
常见的失误有:审题不清,只写一事;虽写二三事,但不注意选择和组织材料,任意下笔;把二三事写成二三画面,变成抒情散文。
[同类文题] 1.记初中生活二三事(此题选材范围限定初中阶段,要表现初中生活的特色,因此取材不如《学校生活二三事》广泛。)
2.高中生活断想(此题选材范围限定高中阶段,“断想”不但要写几个高中生活的片断,而且要围绕一个感悟点来写。)
3.校园生活的一束花絮(“校园生活”同于“学校生活”,“一束花絮”也要求写出“几”来。此题可以淡化叙事,追求散文化。)
4.学语文的几件事(此题只能写有关学语文的事,“几件事”与“二三事”大抵相同,但要从这几件事中悟出道理来。)
5.尊师爱生二三事(此题要求写出师生双方构成的事情,师爱生,生尊师,两方面都要得到体现。可视为《学校生活二三事》的子题目,可参见思路之二。)
6.校运会好事多 (一限定选材范围在“校运会”,二限定事情的性质是“好”,三限定事情的量“多”。)
7.夏令营日记(只能写夏令营生活,只能用日记体来写,但写几则日记未曾规定,一则或二三则皆可。)
8.寒假生活回忆录(要用回忆的笔法写,可以只写一事,,也可以写二三事,但都应当是发生在寒假的事情。)
9.学校生活剪影(摄取学校生活的几个特写镜头,展现学生的美好心灵和校园新貌,侧重轮廓描写。)
10、校园生活纪事(侧重叙事,可以重要事件为线索反映校园生活,也可以校园生活的几个片段来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通道上,石桥、板桥、人行天桥;公园里,廊桥、花桥、九曲桥;以至边结人际关系,缔结美好情缘的“心桥”“鹊桥”。这一道道的风景,可许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许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或许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面对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呢?
请以“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可以写成一篇说明文,向人们介绍桥的组成、种类、历史等,可从中选取一两种有代表性的桥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加以重点说明。
(2)可以以桥为线索,以桥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来写社会的进步。如古代社会是石桥、木桥等,当今社会是钢筋水泥桥,是斜拉索桥等。
(3)可以写与桥有关的故事,如故乡的小桥边儿时的友情,他乡桥边与老友的相逢,异国桥头对家乡的思念等等,以桥为背景,寄寓各种情感。
(4)可以以桥喻人生,我们目前的生活是现实,我们的理想在河的彼岸,只有以奋斗为桥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5)桥的作用在于沟通,任何形式有沟通都可以比作桥,如改革开放是桥,它沟通了国内外,谈话是桥,它沟通了心与心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