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11-10 22:37: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杖汉节牧羊?②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⑤卒廷见相如?⑥大将军邓陟奇其才?⑦单于愈益降之 ⑧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B.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C.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2、单选题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B.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万物之怪,书不说。



3、单选题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B.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C.而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以亦以明死生之大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一年一度的“3·15”维权日到来之际,各大卖场纷纷推出打折促销、惠赠礼品等活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进行着。
B.大家同住一栋楼,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干脆你摆个高姿态,不要跟他计较了。
C.莫言的长篇力作《丰乳肥臀》,从抗日战争一直写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以汪洋恣肆的笔触对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描绘。
D.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匠心独运,使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是竹石寄托文人情怀的典范之作。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