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2:4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转折连词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况且触犯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D.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使……着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倒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经过一年的苦干实干,我公司产值大幅度增长,全年共? 200多万元。
②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③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对他们施以极刑。
A.盈利意义果然
B.渔利意味竟然
C.盈利意味竟然
D.渔利意义果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盈利”又写作“赢利”,用作名词时指企业单位的利润,用作动词时,指获得利润;“渔利”是指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意义”,含义和意思;“意味”,含蓄的意思,情调;兴趣;趣味。“果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竟然”,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石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储备库将有效地调配油源,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原油储备安全。
(2)市场经济讲究诚信,公司对售出的商品,一定要按自己对该产品所制作的说明书承担责任,绝对不能?。
(3)面向全体学生也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A.保障食言呈现
B.保障失言出现
C.保证食言出现
D.保证失言呈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担保,担保做到。食言:不履行诺言。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出现”和“呈现”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但是“呈现”有表现出来的意思,在此应用“呈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夫晋,何厌有?是寡人过也
B.吾还也卒起不意,尽失
C.今得闻教为装遣荆轲
D.其无礼于晋樊将军穷困归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之”,前者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后者为结构助词,的。B,前者为加强语气副词,还是;后者为代词,他们的;C前者为”,“乃今”连用,这是古代汉语当中一个固定的格式,通常用在句首,表示过去没有,“直到今天才”;后者为于是。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 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 ②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到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 ③ 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然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
A.促使 披露 只有/而且
B.迫使 透露 只有/而且
?
C.促使 透露 只要/并且
D.迫使 披露 只要/并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促使: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迫使:用强力或压力使 (做某事)。披露:发表、公布、表露之意。透露:泄露或显露 (消息、意思等)。第③句中有"必然"一词,可知这里是充分条件。故应填"只要"。综合上述分析,只有D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