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2:40: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形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②旬余,杖至百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⑤大喜,笼归  ⑥一狼洞其中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绝云气,负青天,而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⑨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⑩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④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⑦/②④⑧⑨/⑤⑥/⑩
D.①⑦/②⑤⑥⑧/③/④⑨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意动/名词作动词/使动/名词作状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我从不怀疑“城市车”概念的性,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干净、简洁、低能源消耗。我们不是在让“城市车”概念成真,而是必须让它实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超前梦想
B.可行尝试
C.实用期待
D.科学努力


参考答案:选B


本题解析: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既然“必须”实现,所以不能仅仅“尝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事故看似偶然,但安全隐患在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情况下叠加积累、酝酿发酵,之后被某个偶发火花点燃,遂一发而不可收。
B.由于对用户的操作要求很低,在语言的组织编排上要求也不高,“微博”得以迅速流行,导致原来的博客用户纷纷弃旧图新。
C.对于刘伟的表现,评委高晓松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我们用手弹钢琴都要练习很多年,何况你用脚!”伊能静更是感动到泣不成声。
D.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匪:同“非”,不是;夷:同“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平常的。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A.“一发而不可收” 是指:事物一旦发展到了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程度时,就难以终止。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易与“一发而不可收拾”混淆,前者含褒义,后者往往含贬义!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用错!【示 例】 他热爱写作,勤于笔耕,自从处女作发表,便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余篇作品见诸报端。B.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D.反弹琵琶:原本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现在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安慰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
C.察众人之意刚才
D.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 礼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可结合着语句的具体语境及上下词句进行理解。D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孙讨虏(孙权)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礼,以礼相待,动词。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犹不能以之兴怀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B.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属予作文以记之忽魂悸以魄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前一“以”是介词,把,后一“以”是介词,凭借;A都是连词,因为;B两项都是介词,凭借;D两项都相当于连词“而”。)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