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2:52: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日,子路行以告
B.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C.夫子怃然
D.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B项,古义:行不通。今义:①不可以,不被允许。②不中用,不好。③接近于死亡。C项,古今同义,表示怅惘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年长者。今义:①老师。②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B.今年二月,一名宁波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C.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独特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倪。B项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C项“引而不发”指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D项 丰姿:风姿,风度姿态。绰约: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神采飘逸。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速:招致
C.而临事忽焉之丧:死亡
D.而读书者之与:许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丧:亡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从整体上看,我国的____事业发展速度相当快,但西部地区的 现象不容忽视。
②厦门海关特大走私案的公开审理是____公平、公正性原则的体现。
③蒙古边境灭火指挥部下达命令:在过火区进行”拉网式”____,灭绝一切阴燃点。
A.电信 滞后 法治 巡查
B.电讯 滞后 法治 巡查
C.电信 落后 法制 探查
D.电讯 落后 法制 探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③必填巡查",排除C、D;①必用"电信",故选A。电信:传递信息的方法。电讯:传播的消息。滞后:迟滞落后。落后: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法制:法律制度,包括审判、执行、遵守。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巡查:普遍查看。探查:搜索查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2他那斯文气质和文雅谈吐中,不难判断出他是一位知识?的知识分子。
(3)大爷当村主任后,谁请吃饭也不??,但吃归吃,事还得按原则办。
A?处境?渊博?谢绝?
B?处境?渊博?拒绝?
C?境遇?广博?谢绝?
D?境遇?广博?拒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①“处境”指所处的环境;“境遇”
指处境和遭遇。这里应选“处境”。②“广
博”多指基本知识,也用于生活经验、经历、
见闻等;“渊博”指比较专深的学问、谈吐
等,也用于一些奇特的见识。③“拒绝”指
坚决地、直接地表示不接受;“谢绝”则是
用委婉客气的语言或方式表示不接受。)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