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2:53: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 天净沙] 莫不是步挤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现叮咚? 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 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 调笑令] 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 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 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 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 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 [ 秃嘶儿]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 [ 圣药王]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我近书窗听咱。( 红云) 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会便来。( 末云) 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歌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旦云) 是弹得好也呵! 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妄闻之,不觉泪下。
? [ 麻郎儿] 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 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1 .[ 天净沙] 、[ 调笑令] 、[ 秃厮儿] 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 秃厮儿] 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琵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I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
[注]①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②为仁:践行仁德。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2分)
答:                                                                     
(2)对同一主张的阐述,上面两个选段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
答:                                                                     


参考答案:1)都主张要行孝悌。(2分)(意思对即可)
(2)有子侧重于阐述孝悌与仁德的关系,认为行孝悌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孟子侧重于强调行孝悌的作用,认为行孝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题采用孔孟对照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的“孝悌观”。命题方式延续了往年的做法,要求概括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简析两个选段侧重点的不同之处,体现了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特点。
考点: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C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小题1:乱石穿空,?,卷起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小题3:凭谁问:?,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6:?,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小题7:暧暧远人村,?。(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韩愈《师说》)


参考答案:
小题1:惊涛拍岸
小题2: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3:廉颇老矣
小题4:季鹰归未
小题5:莫道不销魂
小题6:连峰去天不盈尺
小题7:依依墟里烟
小题8: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题解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鹰”“销”“盈”“墟”“受”。
点评: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根据记忆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 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默写。
(1)? ?,千金散尽还复来。
(2)陈王昔时宴平乐,? ?
(3)野哭千家闻战伐,?
(4)? , 芙蓉泣露香兰笑。
(5)? ? , 只是朱颜改。
(6)?? ?,一一风荷举。
(7)小楫轻舟,? ?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9)?,飞羽觞而醉月。


参考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
(2)斗酒十千恣欢虐。?
(3)夷歌数处起渔樵。
(4)昆山玉碎凤凰叫。?
(5)雕栏玉砌应犹在。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7)梦入芙蓉浦。
(8)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9)开琼筵以坐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