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10 23:13: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勘察淡装浓抹诡秘耳濡目染
B.曼延老生常谈膺选彰善瘅恶
C.暮霭甘之如怡睿智金壁辉煌
D.飨客色厉内荏悖逆同仇敌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装”为“妆”,C“怡”为“饴”,“壁”为“碧”,“D慨”为“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B.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
C.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D.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吴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等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句未引号在内句号在外。B.“金矿”、“铁路”后应为顿号。D.“古诗十九首”应加书名号,用了“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B.为了打破这压抑,越野车司机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C.苏轼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D.浙江省决定从今年7月1日(2008年)起,调整省电网销售价格,但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维持不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起迄真知卓见 密谈连篇累牍
B.辐射 枉费心机联网 功亏一篑
C.恼怒 励精图治 辩驳山青水秀
D.贸易一马平穿 观摩 克敌制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迄一讫,卓一灼;C青一清;D穿一川)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不久前去世的撒切尔夫人在马岛战争中指挥若定,一言九鼎,凭借此役巩固了“铁娘子”作为女性领袖以及一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战的英国首相的声望。
B.窄窄的巷子仅容得下一人通过,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一人巷”,溪水上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块叫“谦让石”,如果两人在巷中狭路相逢,就可以借石块让路。
C.许多教育界专家认为,鹰式教育的严厉和溺爱式教育的温情平分秋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秉性因材施教,抱着积极的借鉴心态学习其真谛。
D.治理牛皮癣的问题由来已久,令市民深恶痛绝的城市牛皮癣一度销声匿迹,近来又东窗事发,而且数量多,手段新,覆盖面广,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到极大的作用。B项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多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用错对象。C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两种教育方式不存在比赛性质,且“严厉”和“温情”无法平分。D项东窗事发:比喻罪行、阴谋败露。使用对象为人。此处应用“死灰复燃”。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