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一)
2017-11-10 23:22: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杨丽萍用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B.《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
C.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出神入化,常常引得观众鼓掌、欢呼。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你能隐藏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2、阅读题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诗作共同的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使我不得开心颜。”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壁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设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B.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如果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占领制高点,比喻为人的躯体,这就是人的脊梁。
C.文静秀气的文竹,配上红色的宜兴盆,另加一个雪白的水盆,就显得协调和漂亮,起到装点家居的效果。
D.拉西瓦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下游已建和待建水电站的发电效益,而且可以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与规模经济效益。



4、语言运用题  周杰伦做客电视节目,当看到雷锋的照片和描写有关雷锋的文字时,大叫“cool”,并问
主持人鲁豫:“他也会唱歌吗?”主持人显然没有料到这种结果,只好打了个圆场。请你替主持人写句打圆场的话。
答:



5、单选题  按顺序排列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②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③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④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⑤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A.②④③⑤①
B.④③⑤①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⑤④①②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