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 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C项成分残缺,“困难”后加上“的状况”;D项主语中途易辙,应把“自从”调到“新生代民工”前面,让句中的“各级政府”作主语。病句辨析题是语文考试中语言基础部分难度最大的一个题目,要想做好这个题,只靠大量练习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住句子的语法分析方法。只要掌握了句子分析的方法,做题会容易许多。1.先找语句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妥当。2.看主谓宾的修饰词语。3.检查连词是否用的恰当。4.查看语句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错误。5.考察否定词的运用是否符合句子原有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B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水”,渡水;B项,“舍”,筑舍;C项,“雨”,下;D项,“善”,羡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题目。调名称词牌,规定词的形式,题目规定词的内容。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李煜的《虞美人》;59~90字为中调,如岳飞的《满江红》;90字以上为长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词不一定每首都有题目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仿写句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