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C.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D.作为物候学的专门研究者,他总是认真观察:哪天桃花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草木都有自己的性情。虽然皇帝来了,它也不会对他磕头作揖,只会让他发麻红肿;让他懂得,剑可以收割栋梁,却不能改变一棵草的脾气。
B.三星液晶电视新品的流行造型,充分满足了不同居室格局的摆放条件,能轻易地融合到现在的各种家居风格,其所到之处皆能熠熠生辉,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放这么一部液晶电视到客厅,一定会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C.如果说气候变化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采取的实际行动还比较有限?
D.大自然既简单又复杂,像个朴素和蔼又渊博深沉的学者,它深藏着自己博大精深的内涵,外表却又显得极为平易随和。天真的稚子也能如釜底游鱼般地嬉戏其中;大字不识的山村老汉数着粗硬的手指也能对付。
3、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
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C.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语言运用题 简析下列词语的构成方式。
明白?悄然?冷冷?敲竹杠?奶奶?老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8分)
①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后者《春秋》与《?》。
②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诗经《静女》)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离骚》)
④《蜀相》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伟绩的句子是:“三顾頻烦天下计 ,?”。?
⑤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