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标点、用词等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6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需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2012年3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
(1)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移到“《国学备览》”后面;(2)将“囊括”改为“精选”或其他正确的词;(3)去掉“小说”或“文学”;(4)去掉“海内外”的“内”或“以及大陆”;(5)“务必”改为“请”;(6)把“贵出版社”改为“我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以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题时,一般需要通读一遍,注意关键性词句。其中标点考查到括号的位置,括号应该紧贴被解释的部分,即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移到“《国学备览》”后面。此外一些用语不得体,如“务必”语气过于强硬,“贵”谦辞使用不当。还有语义重复问题,如“文学”中包含“小说”,“海内外”包括“大陆”。最后还有用词不当,如“囊括”。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许多学生不喜欢改作文,因为要改好一篇作文,有时既要重新审视立意、结构等大的方面有无问题,还得搜索枯肠润色语句。
B.马年的春节期问,大连地区降水偏少,在除夕至初七这8天时间里,即使是阴天,也时而拨云见日,并没有出现降雪的天气。
C.这里的房价已逼近每平米一万元,比两年前足足涨了3000元,这样的涨幅让前来购房的工薪阶层的年轻人只能望洋兴叹。
D.据说写过《悯农》诗的李绅,随着官职的提升开始“渐次豪奢”,他常常呼朋引类,大摆酒宴,一盘鸡舌竟耗费活鸡三百多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搜索枯肠:枯肠:比喻文思空枯。形容苦思苦想、搜索诗文语句。B、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这里属望文生义。C、望洋兴叹:语出《庄子?秋水》,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多指因力量、条件的不够而达不到目的,感叹无可奈何。D、呼朋引类:呼喊朋友,招引同类。多含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应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④情感还没有凝炼
⑤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材料讨论的是语文课改中的问题,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不超过60字的文字。
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所谓适应,是“教”要适应“学”。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要适应老师的教
,其本质是强调內因(学生的学)要适应外因(老师的教)。新课程的教学,在于要创造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的教,体现的是创造性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适应内因。所谓转化,是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适应是转化的基础。如果教师的教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当然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适应与转化是语文课改要坚持的根本原理。语文课改要做到“教”适应于“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