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23:55: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狄奥哲尼士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用木桶代替房屋,经常呆在木桶中。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特别想见狄奥哲尼士,曾多次派人去请他。孤傲的狄奥哲尼士对此毫不理会,最终,亚历山大只好亲自去见他。当时狄奥哲尼士正在木桶中晒太阳,亚历山大说:“我是亚历山大,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满足你?”哲学家回答说:“唯一的要求是,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士。”
根据你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带着傲骨出发
如果把人的生命比作一棵大树,才学是绿叶,品行是枝干,那么骨气就是根基。要想在狂风暴雨中坚持下去,就一定要有傲骨,有了傲骨,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傲骨,就是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样的潇洒;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般的刚烈;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样的品性;就是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样的感慨……
还记得伯夷、叔齐兄弟二人的铮铮铁骨,宁愿在当阳山活活饿死也不食周粟的那种气魄吗?还记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坦然而去的那种高风亮节吗?还记得嵇康在高高的刑台上演绎的那首千古绝唱《广陵散》吗?历史记得,人们也同样记得!是他们心底的傲,在历史的沉淀中激荡;是他们做人的刚,在尘世的灰烬中昂扬!他们最让我们钦佩的地方,不就是那身正气,那身傲骨吗?
我最敬佩的作者就是曹雪芹。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才气,不单单是因为那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楼梦》,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骨子里的傲,他绝不向世俗妥协的刚强品性。他在《红楼梦》的序诗《石上谒》中写道:“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他果真“无材”吗?不!这是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愤,是一种自嘲又带劝勉的控诉。有才之人往往自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曹雪芹在著《红楼梦》时穷困潦倒,有时还得忍饥挨饿,时皇室画苑召他去任职,他却不愿为官,作那卑躬屈膝之人。正因为他那一副傲骨,好友郭敏在《题芹圃画石诗》中赞道:“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友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魂碉时。”也许正是借着这身傲骨,曹雪芹对于《红楼梦》才如此执著,“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精血诚聚,著成了不朽的杰作,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傲骨就贵在一个“傲”字,可它绝不是傲气。傲,怎么个傲法?傲,绝不只表现在走路时的昂首挺胸,绝不只是扬起高傲的头颅,跨起豪迈的步子!傲气只存于外,别人只能看见。傲骨存于内,别人却感受得到。这一点大画家徐悲鸿有深刻的见解:“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也许这正是他在异国求学,遭遇坎坷磨难时能坚持自我的原因吧!
傲骨是人的气节,并不等价于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自负者也。自负者,盛气凌人也。这可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却不该只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自怜自艾。心太窄的人,又哪里来的傲呢?傲骨,是乾坤正气呀,是苍茫天地里的顶天石柱啊!心太窄的人,如何看到天地的广博与阔大,又如何傲啊?
如若一个人,拥有了一副傲骨,即使独自行走在茫茫天地里,还惧什么,怵什么?纵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带着傲骨出发,看天上的风起云涌,看脚边的浊流滚滚,骇浪滔天。纵你是再凶再恶,能奈我何?纵前路再险再艰,也摧残不了我的铁骨铮铮!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孤傲的狄奥哲尼士对此毫不理会”表现出他的傲骨。“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表现出他的独立人格,淡泊名利思想品格。“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宁愿是狄奥哲尼士。”是对狄奥哲尼士人格的肯定。也可反弹琵琶,从反向立意。因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人贵有傲骨,做自己精神王国的王者,不向权贵低头;
2、做一个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视尊荣如敝屣,视富贵如浮云;?
3、阳光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不需要假手于任何人,人应克制自己的欲念,不能过多的奢求生命之外东西,无欲则刚;
4、刻意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就是在贬低自己,要含藏光芒,谦虚做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挑选一部好车,不仅得看重它的驱动性能,还得注重它的制动性能。
你对此有什么感悟?请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戏剧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微笑,有时是自己会心的一笑,有时是对别人的赞扬,有时是对别人的欣赏,有时可能是对熟人和朋友真心的安慰,但有时也可能仅仅是对一个路过的陌生人表示的礼貌性的友好。微笑,虽然只是一种看似很简单的表情,却是亲切的符号。一个微笑,有时会把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的生命从此联结在一起,成为他和她铭心刻骨的记忆。一个微笑,有时会给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的人,重新输进一线希望,这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挽救一个生命来说,一个微笑,就已经足够。微笑是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微笑往往带来另一个微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会变得单纯得多、松快得多。微笑是一种态度,是对工作的态度,也是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微笑了,表明心情畅快,乐意工作;微笑了,说明尊重群众,在拉近距离。即使是一般礼貌性的微笑,也能创造一种平和的气氛,使我们纷扰劳累的心消除一些紧张,得到一些放松。
这个话题人人有话可说,可要真正写好,写出真情实感,不人云亦云,又不是十分容易的,非要在精选材料和语言结构上下功夫不可。一般来说,这个话题适合用夹叙夹议的散文式文体来写作,当然也可以编写故事,甚至可以写成议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在世上做安娜。”我被她强烈的心声深深地感动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你尝到成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正确地对待人生的痛苦
人生的痛苦,留则有,放则无。
就像这一把盐的位置,溶于一杯水,它是涩的。溶于一湖水,则是鲜的。身经痛楚,却伤在心头。只是要看你自己将痛苦摆放的位置罢了。你若有意放大,那必将苦涩一生,你若有意弥治,那终会阳光依旧。
林则徐一生仕途不顺,甚至连降五级。但他并不因此而丧恼。因为他心中充满了人民的福祉,就无处容纳这微小的失意。先不说他那虎门销烟的千古功勋,只说他在被放逐新疆途中,主持治理黄河决口,在新疆帮人民修水渠,开垦农田……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恐怕是朝廷伤他最深的时候,然而他个人的痛,与人民的痛相比,这又如何!他的一把盐,撒在黄河,撒在天山,那痛早已随水流逝,随风飘远。
抱怨痛苦是把自己看得太重。
第一任美国黑人国务卿赖斯,她从小有着超人的音乐天赋,4岁开演自己第一声演奏会,八岁谱曲,刻苦练琴。但当她在音乐交流会上发现一群11岁的小孩竟可以轻易弹出她苦练一年的曲目时,她痛苦极了。想到自己12年的辛苦,心酸至极。但当她在经济领域取得成果并当选为国务卿后,回忆志这段经历时,她轻轻地说:“原来是把痛苦放错了位置。”这,就是赖斯。赖斯在渐行渐止中终天找到自己的湖泊。放下自己心头的沉重,前方依旧是一片天。
人生的痛苦,留则有,放则无。
对于一名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双耳。可贝多芬失去了。于是他便把上帝扔给他的一把盐相继撒向“英雄”“命运”“田园”,双耳早已不能束缚贝多芬在音乐路上的执著前行。他的激情与热情倾注在那一个个单弦音、颤音之中,并把痛苦绎化成一篇篇神话般炫美的乐章。我想,是这音乐成就了贝多芬,也是这份胸襟成就了贝多芬。
痛苦只是开始时上帝在我们心田中播下的种子,它总会萌芽,但我们却不可以放任它,留有它。既然在生命的图卷中我们可以描绘最浓烈的部分,那么对这些小小的不足为什么不去消弥?
生活就如一张纸,痛苦则像不经意间滴在上面的一滴墨水。我们何苦刻意去放大这滴墨的重量,而让它成为你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淡化它,忘记它,相信你仍可以在这张纸上描绘出绚丽的生活画卷。
轻闭双眸,呼吸这大地地气息,呼出这心底的沉痛……
这痛苦,留则有,放则无。
痛苦无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吟诵着这首诗,漫步于雨后空山,豁然开朗。官场失意又何妨?人生苦痛又怎样?于是他饮尽人生苦痛的浊酒,酒入幽肠,消溶在他明月、清泉的深广心境中。试问滋味,鲜凉!
人生的痛苦如手里的一把盐,浸入杯中则化作无尽的咸涩,然投于湖海,则消溶一份鲜凉。面对人生痛苦,我们打开我们的心胸,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则痛苦不再是一杯盐水而是沁人心脾的香茗。
我们乘坐在人生的客车上,从一个时代驰向另一个时代。在每一个远方,我们都感到无尽的苦感。于是有人就号呼:“我的人生这样不顺,我生活得这般痛苦。”我们总敏感于外物的冷寒热暖,却淡忘了痛苦的根源来自我们脆弱的心房。摆不开“利”的诱惑,逃不掉“欲”的浸染,每天奔波于金钱酒肉,纸醉金迷,怎不痛苦。孰不知,一个广阔的心胸,可以将痛苦消溶地不见痕迹。打开心胸,给自己一个崇高的心境。
当读到张爱玲,我总感一绺幽香,张爱玲的一生是痛苦的,痛苦是她灰色的童年,是她不幸的婚姻,是那个旧上海夜下孤独的舞步,上天好像把可以给予人间的痛苦全给了这位妙龄女子。而她面对这份苦痛,在桂树窗前陷入了对人生无尽的思考。坚持,奋起,执笔,这是她在她后痛苦时代的选择,她不写革命,不写战争,只写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她的这份阔达的心胸消融了苦痛,执笔耕耘,幻化为从《半生缘》氤氲中走来的仙女,在《倾城之恋》柔情中莞尔一笑的天使,散落在青石板一路的悄碎,妖娆了一个时代的轻脆。
陶潜也是一个这样的人。官场黑暗,仕途失意,但他埋头深野,伫立田园,以崇高的精神境界叹唱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与淡定。
苦难只是一把盐,浸入大湖,只剩清鲜。把心胸放宽,提升精神境界,痛苦将幻化为你的香茗。
定乎内处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升华心灵,斯已矣……
稀释痛苦
人生曲曲折折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生命里的痛苦就像一把盐,苦涩难耐,如何正确地对待人生的痛苦,取决于你用什么容器来盛它,如果你的心是一只杯,便觉得苦涩,如果你的心是一片湖,便觉得淡然。面对痛苦,我们要常怀开阔的胸襟,豁达的情怀,这样才能在淡然的诗意里走过美丽的人生。
稀释痛苦,要有苏轼“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要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亦要有王维“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的恬淡。稀释痛苦便是把痛苦的盐水放入自己广阔的心灵之湖,既然痛苦的量无法为我改变,那我就努力拓展心灵的容积,“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天下之事都了然于胸,又何惧那一把痛苦之盐!
“火柴在你口袋里点燃,你应该庆幸那不是火药库。”契诃夫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为我们指明人生的迷津,一味地抱怨,用狭小的心胸盛装痛苦,只会将痛苦放大数千倍,令那把盐扩大成生命所不能承受的苦涩。倒不如像契诃夫那样,用乐观开阔的胸襟将痛苦稀释得淡然无味,甚至会从中品出淡淡的甘甜。
谁懂得稀释痛苦,谁便能在曲折的人生旅途中采撷到真正的快乐。张鲜,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男子,面对记者的采访,轻拭去眼角的泪痕,“我这辈子要活出三辈子的味道,我自己的,妻子的,还有女儿的。”他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稀释失去至爱的痛苦之盐,我们不难想象,这样一位懂得用大心胸容大痛苦的人生强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定会横扫一切阴霾,勇往直前。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志摩这句话潜藏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用开阔的胸襟看待痛苦,花开花落两由之,花开,则赏花之美丽,花落,则赏残红满地。痛苦不是不可逾越的,有大心胸之人,定有稀释痛苦的明智。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将痛苦放进广阔的心灵之湖,淡然走上生命的大舞台,演绎人生的精彩!
愿你我都拥有一个如湖的心怀……
学会淡化痛苦
黑暗不是我生命的本色,我只是在经历黑暗。
——题记
一把盐溶在一杯水中,得到的是苦卤;一把盐溶于一湖水,品到的是甘泉。其实人生中的痛苦便是那一把盐,愚者将其放于杯中,品到的是人生的苦涩;智者将其溶于湖中,品到的是人生的甘美。我们只有学会淡化痛苦,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才能愈挫愈勇,拥有别样的人生。
李白淡化被谤的痛苦,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回荡在历史长河;苏轼淡化被贬的痛苦,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盲人钢琴家淡化失明的痛苦,唱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的佳句。可见,学会淡化痛苦笑看人生,是多么重要啊!
大家还记得那在2008年春晚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模仿秀的阳光青年——杨光吗?是的,他的世界里没有阳光,自幼失明让他的世界只有黑暗,他痛苦过,他挣扎过,他甚至不想再继续品尝这杯生命的苦卤,但他对唱歌的痴迷淡化了他的痛苦,他明白了,他将那失明的痛苦之盐,撒进了歌曲的湖泊。从此他人如其名,走上了星光大道,品到人生之泉的甜美。
试想,如果杨光不能够用唱歌淡化自己失明的痛苦,又怎会羸得舞台下那阵阵热烈掌声?如果他不懂得看淡痛苦,乐观处世,努力拼搏,又怎会让自己的生命充满阳光?可见,学会淡化痛苦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她是一只美丽的蝶,用舞蹈勾勒出纯美的文字。用生命演绎沧海桑田——“沧海蝴蝶”,这位轮椅上的美少女作家,身陷轮椅的痛苦并没有让她觉得很苦,因为她懂得用文字来淡化痛苦,在那些让人痴迷的文章湖泊中,苦也可以变为甜。
纵使不能行走,但她却可以飞翔,将自己的苦溶于对写作的衷爱之中,苦水变成了甘泉,蝶舞花丛,笑看痛苦,她是最美。
学会淡化痛苦要求我们有一颗“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淡化痛苦,要求我们能够“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淡化痛苦,需要我们有一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事”的旷达。淡化痛苦,是一种通达的机智,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是要我们“得过且过,乐不思蜀”。学会淡化痛苦的人往往将痛苦淡化后,努力拼搏,到达新的人生高度。
当前全球正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多少金融家不能淡化痛苦而选择以死相对?如果他们能够淡化痛苦,保持乐观,或许在政府的帮助和大家的努力下,不久后的全球经济又是一片欣欣向荣!朋友们,未来的世界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学会淡化痛苦,才能迎来风雨后美丽的彩虹,记住,当你握着痛苦之盐时,将它撒向广阔的生命之湖!


本题解析:这则材料显然是出题者对2009山东高考语文试题作文样式的大胆设想。由于山东连续两年采用了一句话的话题作文样式,2007年的话题是“时间不是让记忆风化”,2008年的话题是“春来草自青”,那么2009年是否会仍然采用这一形式,总是给人留下很多猜想。但也有一句话是“事不过三”,今年的出题者很可能会求新。我认为这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因为它既采用了大家熟悉的材料作文的形式,又暗含着话题作文的影子,是两者的结合体。
出题者对原来的佛家故事做了巧妙的修改。原文是: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味道如何呢?”大师问。 “苦。”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呢?”?“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 “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这则材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人应该用宽大的胸怀去消解人生的苦痛”。现在出题者把最后一段删去了,考生对“湖泊”的理解可能会更加多样,试题也就更具有开放性,但材料的中心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的苦痛”,这也就是命题者给考生命出的话题,考生只需结合对“湖泊”的理解作出自己合理的回答。这里的“湖泊”当然可以指“宽大的胸怀”,也可以指向其他,如“崇高的境界”“高远的追求” “漫长的人生旅途” “国家社会的大环境”等,只要合理则可。但如果脱离了“如何对待人生的苦痛”这个话题,或是对“湖泊”没有合理的理解,就算是跑题了,如有的同学写“宽容”,有的同学脱离“人生的苦痛”只写“胸怀”,都是不切合题意的。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