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11-11 00:00: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互相推诿交插学科望风披靡
B.脉搏不可思议不揣冒昧进退维谷
C.焦燥草菅人命哗众取宠青春永驻
D.怠慢未雨绸缪察颜观色沽名钓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交插学科”中“插”应为“叉”;C“焦燥”中“燥”应为“躁”;D“察颜观色”中“颜”应为“言”。)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_______。但是中国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
①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
②可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
③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
④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
⑤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
⑥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
A.⑥④①⑤②③?
B.⑥③①⑤②④
C.②①⑤④③⑥?
D.②①③⑤④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笑
媚fǔ
届生yīng
独具眼zhī
B.楚qiáo
纽shū
口贴chuāng
言简意gāi
C.忸niē
恶zēng
装句dào
官野史bài
D.永juàn
丽guī
梁山
竿见影gǎ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自从“老虎门”事件被   给上级后,调查组迟迟没有给出结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    
(2)       起来的人们,因为   而有了精神享受的可能。
① 富裕    ② 反映    ③ 反应      ④富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针/熏/跷/下自成
B.偻/傥/孝闻/缠绵
C.债/缱伤/然拘/良不齐
D.摩/窸/峦/力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jiǔ/zhì? chì/chì? qī/xī? B.gōu/jǔ? tì/tì? fēi/fěi? D.suō/sū? gǔ/gǔ? gāng/gāng? C.quàn/quǎn? chuāng/chuàng? yòu/yǒu
点评:高考要求考常见用词,但本题的“饬”“龃”“绻”“窣”是非常见词,所以复习时应适当注意非常见词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