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2017-11-11 00:12: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相同的字读音全不同的一组是:
A.疟子疟疾 牲畜畜生
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
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
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疟子yào疟疾nüè牲畜chù畜生chù? B.殷切yīn 殷红yān 伺机sì
伺候cì C.监督jiān监生jiàn供给jǐ给予jǐD.逮捕dài?逮住dǒi?勒令lè 勒马l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自身特殊情况,美术、体育等特长生在专业上多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是否就可以因此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呢?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美国CDC公司签订了全国无线电寻呼(BP机)联网工程。
C、12月115日至20日,旅游行业人才招聘会在广州举行。与以往招聘会有所小同的是,职业态度越来越多地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
D.休假制度若得到推行,无论是对于调节工作压力,促进职工身心健康,还是对于促进雇主与雇员的和谐,提高工作效率,都是有帮助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循规蹈距语重心长 冷嘲热讽
B.含辛嚅苦 大闹天宫 哪吒闹海
C.稗官野史 女娲补天 升天辟地
D.含怡弄孙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循规蹈距(矩)含辛嚅苦(茹)含怡弄孙(饴)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有关夏收的物资供应、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他们也制定了   的措施。
A.窜改驱除响应
B.篡改祛除相应
C.窜改祛除相应
D.篡改驱除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窜改”只有改动之意,“篡改”是“用作伪手段对经典等进行改动或曲解”,因此①用“篡改”;“驱除”有赶走、除去之意,“祛除”只有除去之意,用于疾病、邪祟方面,一般用“祛除”,因此②用“祛除”;“相应”即互相适应,“响应”,回声相应,比喻以言行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行动。③是相适应之意,因此用“相应”。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本题所考都是近义词,需要准确掌握每个词语的意思、用法、使用对象、色彩等,如果在考场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时,本题最好使用方法就是排除法。当然如果准确知道各个词语是最好的,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我校举行“黄金周高速公路是否应该免费”的辩论赛,请你作为反方辩手,阐述“反对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实行小客车免费的政策”的两条理由。(6分)
?


参考答案:(1)在重大节假日实行免费,单位时间内会大幅度增加车流量,导致高速公路极度拥堵,给民众带来更大不便。(2)公路是一种公共设施,免费对象应该是全体国民尤其是低收入者,而不是偏向特定的少数人,目前的免费对象是7座以下的小型客车,也就是私家车。(3)公路收费问题盘根错节,涉及诸多问题,短时间的免费不能治本。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阐述理由应该合理。我们要谈黄金周不宜对高速公路实施免费。可以运用究因导果的方法。即看为什么要实施,实施后会有什么结果。这样可以拓宽思路,理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