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北京下岗工人廖丹因妻子患上尿毒症.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为让妻子活下去,廖丹找人刻了医院公章,给妻子做了近4年“免费”透析,涉嫌骗取医疗费17.2万余元。日前,廖某因诈骗罪受审,检方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3到10年。
据悉,廖丹夫妻靠“打零工”“低保”维持生计。而妻子尿毒症“每月医药费就超过5000元”。但因“妻子不是北京户口,不能享受北京市民医保待遇”,而“让妻子回河北老家报销医疗费,身体也经不起来回折腾”,最后廖丹只能选择“自费透析”。
读了这则新闻后,你有何感想,请说出来。
答:?
?
?
参考答案:例1:这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但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如何让此类悲剧不再发生,看来,医保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迫在眉睫。
例2:医保体制的建立,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像廖丹这类贫困家庭,应该多分享一些医保的阳光。
例3:“私刻公章救妻”,于情可以理解,但于法不容。情理与法理如何才能做到统一,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时事点评类语言表达题,时事点评的核心是,针对时事中最有争议、最引人深思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做到三有:有观点,有依据,有深度,合情理。本题的引人深思的部分显然“医保”问题。针对这个核心提出看法,可以从廖丹的行为入手,也可以从制度入手,还可以从造成这一幕的真正原因入手。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但是有一点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那就是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有时候埋头读书固然重要,抬头看路也很重要。不理解时事,不把握社会热点,谈问题可能会偏离核心。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作品命名方式很多,比如以地名命名有柳宗元的《柳河东集》,以“书室”命名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以“谥号”命名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以“名号”命名有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以“字”命名 有李白《李太白全集》,以“官职”命名有杜甫《杜工部集》。
B.《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所反映的思想是儒家的思想。
C.“伯”“仲”“叔”“季”可以用來表示兄弟姊妹行长辈幼排行的序次,分别为老大、第二、第三、第四或最小的。伯也称孟。“孟”“仲”“季”,还可以用來表示月份,孟春是指春季头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春季春,分别指二月三月。
D.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常用来表示罢官与贬谪的词语有绌、黜、窜、免、夺、右迁、放、出宰、署、假、告老、乞骸骨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右迁表示升迁,署、假表示代理,告老和乞骸骨表示请辞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以高考为目标展开教育教学。
B.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耗资达25亿美元的“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将用于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C.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减少灾害损失,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灾害的防控和预测作用,加大投入,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D.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于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