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两道题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偷偷地问)去来江口守空船(回来)
B.银瓶乍破水浆迸(骤然)今漂沦憔悴(堕落)
C.凝绝不通声暂歇(忽然)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
D.整顿衣裳起敛容(庄重的)钿头银篦击节碎(拍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暗:轻声;来:语气词。B.沦;沦落,流落。C.两义换位。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B.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
B.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如果怎么
C.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怨恨
D.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躲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退避,使周围的人离去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之以饥馑(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吾与点也(赞许)
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贫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哪里)
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不迁怒,不贰过。 (重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连词,接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和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崇高的社会地位、巨大的声誉和影响力,少有的殊荣,连篇累牍且不无夸大的称赞之辞,使季羡林难以拒绝而被迫接受“国学大师”的称号。
B.冯雪峰提出阿Q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一观点的始作俑者是王任叔,而非冯雪峰。
C.随着雨季的到来,黄河水量有了大幅度的上涨,在离开壶口瀑布几百米远的地方,人们就能听到它那振聋发聩的巨大涛声。
D.读《论语》而不知《论语》,即读了却不会准确使用,或者即使读懂了却光说不练,口惠而实不至,也会引来微词和批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符合语境。B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此处不合语境。C振聋发聩指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常用比喻意。D口惠而实不至比喻口头上许人以好处而实际上并不兑现,此处不合语境。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