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3-15 13:59:01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来到店里时,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昂贵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最后店员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鉴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来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许多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浑浊之音。
  生活就是这样,参照标准不同,感受的结果也就不同。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请从下列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秋天》一文的说理艺术。 ?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秋天》一文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1)《秋天》记录和抒发了作者苦闷、彷徨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前途的思考。
  1)对比衬托中说理,将“秋”与春夏冬进行对比,衬托出对秋的钟情,从而抒发对“秋”的独特感悟。
  2)借秋景描绘感悟人生之理,秋不是衰落凋残而是沉着与希望。
  3)从自身的感悟出发去描写秋天的景色。生活如散文,秋是我多年的朋友,描写与体验、思辩相糅合,使秋色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2)赏析提示: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的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为或爱或憎的情感抒发作铺垫;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感悟缘于作者对秋的定向的描述。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避免了行文的单调,也适合借景抒情、缘事悟理的散文写法。(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每个人的心理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这种正面的心理能量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疏导自己的负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
拥有正能量的人,会对生活乐观,他们相信人生路上的坎坷也是一种风景,值得留念和珍惜。
拥有正能量的人,拥有人生的目标,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的所需并为之不断努力。当心灵疲倦时,他们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内心,让心灵重获能量。
拥有正能量的人,拥有大智慧,他们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会随波逐流。他们不会扭曲事物的本质,不会夸大事情的不利面。他们知道世界运作的原理,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示例一:美丽的女教师?可贵的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她,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她,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正能量,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让我们想起四川南充那位为了保护学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伤的郑经伟老师,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开双臂保得四名学生平安却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谭千秋老师。危险来临时,他们都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 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地焕发正能量,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负能量到处都是。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师” 焕发正能量,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示例二:人生需要正能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无论是时光,还是往事,或是容颜,都如昨日之日一般弃我而去,任我多么留恋,它们却毫无回头之意。而今日之日又有诸多烦忧纷纷扰扰,挥之不去。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别管往事有多美好,别问曾经有多辉煌,别说过去有多美貌,人生的岁月只会如东流水一样匆匆流逝,若想挽留,只能挽留住烦恼,别的什么也留不下。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昨天的辉煌,抵不过岁月的沧桑。面对诸多生活的风雨迷茫,人生需要正能量。
  生活里去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自信岁月一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凡事都要往开出想,假若真的伤了一条腿,要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死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是什么别人和灾祸打跨了你,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
  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我们来到人世间,只是去品尝一场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绝对不是去践行埋怨、仇恨、无知、贪恋、傲慢、冷漠等种种人生的负面情绪,这些可以说与那些正能量相对应的生命的负能量,它们能消耗我们的的精力,占据我们的快乐,侵蚀我们的生命。
  别把痛苦的根源推给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自己接收的这些负能量。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一辈子很短,真的需要好好地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一辈子,很累,真的不需要去苛求自己,什么都要完美,你的生活,有你的足迹,有你的泪水,有你的笑声,你的世界就已经完美了。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那些正能量去驱散人生的迷雾和阴霾,用一颗阳光的心,还自己一片澄净的艳阳天。


本题解析:本题从审题角度看,没有任何障碍。有定义,同学不用自己思考;有正能量的好处,同学不需要分析;甚至在一些论据(事例)的选择上,材料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同学不需要斟酌。那么究竟我们应该在那些方面下功夫呢?很显然,是组织。我们怎么组织自己的素材,怎么经营就决定自己的高度和深度。有些作文在审题上设障,会形成第一个分水岭,这道题没有。也就逼着我们从主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上经营了。我们常写的文体识记叙文和议论文。下面分别从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角度谈谈立意和谋篇。
一、议论文
议论文写的出色出彩主要是结构上的问题。中学阶段,同学们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是太大,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很肤浅,也不可能超乎寻常。关键是你说道理的时候,能不能好好说——说得有理,说得有据,说得有序。我们认为同学可以用以下三种结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并列式
比如,观点是,正能量是一种态度,我们可以用并列式展开: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那么对应的必须那是什么?继续用并列式: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怎样才能焕发正能量呢?继续展开为: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2、递进式
观点相同的情况下,这样展开: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总是积极向上的;总是自信自强的;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与此相反,
不能焕发正能量的人生——总是消极等待的;总是自暴自弃的;总是逃避现实的;总是敷衍塞责的……
二、记叙文
记叙文以说故事来展现正能量的积极性,或者反映没有正能量造成的恶果和不良社会反应。记叙中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因为细节描写可以展现一些细微的不同,而这些恰恰正是正能量带来的积极点;注意使用对比的手法,因为只有对比才能展示正能量的积极之处;注意将记叙和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没有抒情不足以表现你的态度和情感的倾向,没有议论则不足以阐释你的观点。
点评:本作文没有审题难度,关键是如何组织素材,谋篇布局,提高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