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13分)
仿照下面画曲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向。(6分)
对于究竟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对每天需要翻过几座大山去上学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幸福是一条好走的路和一双合脚的鞋,或是离家更近一点的一所希望小学;① , , ;② , , 。
参考答案:
对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来说,幸福是读到一本或很多本好书,是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工作;
对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来说,幸福是孩子脸上灿烂的微笑,是他们的咿呀学语、摇摆走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参考答案:(4分)A
本题解析:A ( B.应“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改为“演技及其小品时”。C.搭配不当,“通讯”不能与“一定数量”搭配;D.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应改为“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预测,我国现在已进入了价格上升阶段,2008年cH涨幅将在4%左右。
B.吴晓灵小的时候,有一个写毛笔字用的墨盒,“我爱学习也爱玩”这句话被她像座右铭一样一笔一画地写在墨盒上。
C.物价什么时候不再涨了,大学生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吗,“留守儿童”有望在城里跟父母团聚吗?…·一这些民众关注的问题,在新年到来时,重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D.日升日落,年去年来,2007年已成历史。这一年里,无论精彩与遗憾、喧哗与骚动、光荣与梦想,“俯仰之间,皆成旧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中应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第一句为特指问,第二句为是非问,均非选择问,所以每句后均应为问号。A项重点考查书名号的运用,B项重点考查引号的运用,D项重点考查顿号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血压(xuè)炮制(páo)框架(kuāng)一叶扁舟(piān)
B.稍息(shào)执拗(niù)苔藓(tái)瑕瑜互见(xiàn)
C.伺机(sì)沮丧(sàng)古刹(chà)力所不逮(dǎi)
D.殷切(yīn)曝光(bào)攒聚(cuán)自怨自艾(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