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芽菜多属速生蔬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种植前景看好。
B.经过动物保护人员的多年努力,加之神农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神农架金丝猴得到有效保护。
?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了第一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这幅题为“畸形儿”的漫画,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评这幅漫画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有一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却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2)漫画通过变形的手法,将一个人所拥有的文化水平与心理水平进行了荒诞的错位,在畸形中反映出深刻的寓意。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请就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文字。
要求:1.扣住中国某个传统节日的特点写。 2.必须有描写、抒情、议论。 3.语言生动。4.两百字以上。
参考答案: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本题解析:写作要点:节日的来历、过节的风俗、现在的情景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它是一种① 的生命形式。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因此,② ,它就不能独立地自我繁殖,也没有了任何生命活动,成为一个非生命体。只有遇到宿主细胞,③ 。所以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参考答案:① 结构极其简单;② 如果离开宿主细胞;③ 显示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