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行径: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无耻行径。B两面对一面。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著名学者王富仁教授的文章《河南文化与河南文学》的结束语,请你试着替他补上最后一句话。要求文意连贯。(4分)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有种东方神秘主义的倾向,我也是。
当我两眼注视着中国地图的时候,我好像觉得,周围的各省就像中国的躯体,而河南,则是中国的心脏。时至今日,中国的整个躯体健壮了起来,并且有不断健壮下去的趋势。但在心里,还是时时感到一种忧郁,一种悲怆的情绪。这说明,我们的心脏还不是完全健康的。
我觉得,当河南文化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文化,才将是一个完全健壮的文化。
参考答案:河南文化的繁荣,从河南文学的繁荣开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通常的解题思路就是在通读文句的基础上,求得两个大体把握:大体把握说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话题有个大体印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个大体印象。
通读所给语段发现,王富仁教授由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引出了自己在看中国地图时的感觉,突出了河南作为中国心脏的重要性,但还不完全健康;继而说明只有作为心脏的河南的文化繁荣了,作为躯体的中国的社会、文化才会繁荣。最后要补写的句子,很明显要考虑到河南文化繁荣的途径、方法问题,再结合所给的文章标题,很容易想到河南文学的繁荣是其文化繁荣的基础、开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对于自己的处女作《过客》,吴宇森用心去拍,也满心憧憬着影片会带来可观的票房。没想到一语成谶:《过客》竟成了电影院的过客!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 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 一语成谶: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指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就是“不幸而言中”(不吉利的事情,诅咒别人似的)。A.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也作“问舍求田”。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用错对象。D.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含贬义。此处是望文生义。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4分)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 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
秀, 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
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①徐凡老师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是我国红学界的研究专家。③尤其在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方面有专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和获优秀教育图书奖的《<红楼梦>导读》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本题解析:解析: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一要注意不能改变原意,如“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二要注意表达得体,如“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后起之秀”改为“研究专家”等;三要注意口语特点,如“系”转换为“是”,“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括号中的内容必须换到句中表述。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吾从而师之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