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3-15 14:17:35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然后根据其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4分)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调查阶段将于11月10日结
束。对于此次人口普查,很多国外媒体认为意义重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流动人口的统计以及居民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加将成为普查活动的两大难题。
美联社报道称,这是首次实行对居民的当前实际居住地进行统计,而不再是依据居民的居?住证、户籍和法定登记处进行考察。这一变化将更好地摸清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大城市的 真实规模。法新社报道称,鉴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流动规模,人口普查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一些人对于提供私人信息有些迟疑。此外,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极为庞大,大约有2.11亿人组成了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军。《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本次人口普查的一大里程碑式意义就是增加了对外国在华人口的统计。随着在中国的外国人日渐增多,中国开始对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开展普查,虽然调查方式只通过8个问题进行问答,但这是中国首次将外国人列入普 查范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                  。太过于胆怯,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⑤①③⑥④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光/露 
B.识/识 
C.舟/通 
D.合/带 
恶/  ?
/壳  ?
悍/局  ?
除/疑 
/那 ? ?
/女 ? ?
大/言 ? ?
/褒 ?
/印泥?? ?
意/地? ?
/荒僻?? ?
架/眼?



4、单选题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炮(pào)仗陇(lǒng)亩矫(jiǎo)捷恪(gè)守不渝
B.攻讦(jié)沮(jǔ)丧趔(liè)趄间不容发(fā)
C.旖(qí)旎乖戾(lì)偏袒(tǎn)莘(shēn)莘学子
D.狙(jū)击罪愆(qiān)拓(tuò)荒稗(bài)官野史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使前后文语意连贯,不超过15个字。
  人肉搜索能在短短数天中找到虐猫事件中残忍的网络美女嫌疑人,追查功夫少女事件的幕后黑手……让人惊叹google、baidu的自然语言智能处理的功能,还比不上有常识的普通上网者的头脑分析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在最近的一起“网络通缉令”事件中,其不幸者就由于被网友误当做被通缉者,他的手机和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都被公布在网络上,甚至连8岁女儿是领养的隐私也被人公布,生活因此受到了极大干扰。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理解、分析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