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5 14:21:09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③④②①⑤⑥
D.④②③①⑥⑤



2、阅读题  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⑶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3、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4分)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眼下,“破格提拔”的故事频烦上演,令人眼花缭乱。不管是“80后局长”,还是“85后副院长”,老百姓都希望被“破格”的干部是好干部,并不想有暗箱操作的事发生。
B.当成年人忙于砍伐森林、猎杀珍禽、锯掉象牙、分割鲸肉……当成年人欺上瞒下、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的时候,难道不应想想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吗?
C.严嵩成为“当朝宰相”后,更是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敲诈勒索。他当政二十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记其数,所以张居正说,严嵩当国,其实是“商贾在位”。
D.每每抚摸《诗经》中的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决和追悼。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三八妇女节临近,高校女生就业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男生就业率为83.0%,女生为79.5%。云南省妇联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投入找工作的时间比男生多8.6个百分点,而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浙江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签约对女生拟付工资水平低于男生11%。
  值得注意的是,与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们在学习成绩的竞技场上却“巾帼胜过须眉”。据统计,近年高考中,各省的高考“女状元”比例多在70%左右。去年的国家奖学金名单也显示,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女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分别为66.4%、79.9%、66.7%、100%、70.8%、58.9%。与此类似的“女生强势”现象在国内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女大学生_________________的反常现象呢?
(1)请根据文意,把上文最后一段补充完整。(不超过1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文所反映的现象,你认为用人单位或教育部门需要进行怎样的反思。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表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