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某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以一份名为“城市发展与家庭道德教育”的调查表,对全市986户家庭进行了调查。在2612份有效问卷中发现,只有30%的学生认为坐公交车不买票、在公共建筑上随意刻画违反了道德规范,40%的学生认为“吸毒”危害健康,46.1%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调查还发现,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近80%的未成年人在网上看过与性有关的不健康的内容。
同样是这份最新调查统计,不少父母虽然主观上将“道德教育”排在第一位(52.8%);但客观上,现实中的家庭教育任务排序,却是“智力开发和提高学习成绩”(46.4%)高居首位。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不超过30字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材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谍战剧
| 5.1
| 19.1
| 27.6
|
家庭剧
| 22.0
| 23.6
| 22.1
|
古装剧
| 25.1
| 26.2
| 23.4
|
军事剧
| 4.3
| 13.5
| 21.2
|
言情剧
| 32.8
| 13.2
| 3.2
|
农村剧
| 10.7
| 4.4
| 2.3
|
?
(1)请概括图表中反映的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3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注:两道题目答案均不得超过40个字。
参考答案: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要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表分析的题目,分析的重点在变化的趋势,极值;建议要结合图表反应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将后面②-⑥句接在第①句后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
②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③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④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⑤“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⑥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A、③②⑤④⑥
B、③②④⑥⑤
C、②③④⑥⑤
D、②③⑤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例句,另选一个字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字数大体相等)(3分)
涨:今天房价看高,明天粮食上调,水涨,肉涨,油涨,样样都涨,涨得稻草变黄金,黄金成稻草。
?
参考答案:假:今天猪肉注水,明天药品仿冒,学术假,产品假,广告假,样样都假,假得亲人变路人,路人成亲人。
跌:今天股市下飘,明天基金套牢,利率跌,债券跌,汇率跌,样样都跌,跌得西瓜变芝麻,芝麻变西瓜。
本题解析:先分析所给的例句,看其句式上的特点。先选一个表现现实生活相关内容的字,然后列举两个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再概括地指出其存在的方面,点面结合,最后指出结果。从修辞上来看主要是对偶。
点评:进行句子仿写之前,要做到“三看”:⑴ 看要求。看所要仿写的句子句式方面的要求,修辞手法上的要求以及字数等方面的要求。⑵看语境:看所要仿写的句子给定了一个什么样的语言环境,比如,情感基调和语气语调等,针对具体语境进行思考、联想。⑶看表达:看给出的例句句式表达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弄清句子间的内在联系,看句子之间是怎样衔接的。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
读2005年2月28日某报《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一文,颇觉好笑,笑后有感,文与感皆姑存之。
文中说的是某县某镇的一落魄包工头贴春联骂子“不肖”的故事----
2005年春节,该镇一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不肖
下联:坦坦荡荡度此生展望未来
横批:笑看人生
写此对联的主人公姓黄,原是包工头,现已50多岁,有妻室并生下三男一女,均已长大成人,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本是一个相当幸福的家庭。但10多年前,黄老板在外包工顺利,腰包钱多了,便丢妻弃子找了个情妇,并公开带回家中,还生下一个男孩。这样引起原妻及儿女的当然不满,从而导致家庭的一分为二:原妻及儿女为一家,黄老板及其情妇和所生儿子为另一家。
最近几年,黄老板事业不顺,荷包“冇”了,甚至难以自养,其情妇见状便不辞而别,丢下现已六七岁的男孩由黄独自抚养,生活甚是艰辛。而其原妻和儿女,则认为黄之窘境,乃其为富不仁所致,应苦果自食,故不肯给予支持帮助。到今年春节,这个黄老板只好带着年仅六七岁的小儿子“冷冷清清过个年”了。
读罢上文,我想,此联可否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故事的主人公至今未能明白养子为何“不肖”?还在用“坦坦荡荡”来为自己辩护! 当然,人要面目树要皮,虽然他是打肿脸充胖子,却也可看出他已在“冷冷清清”的处境中自思余生应当“坦坦荡荡”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是啊,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不管有意无意,现实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得如何,得由观众来评价。要当心一不小心演成了反角、丑角,或让万民唾骂,或成千古笑传!像故事里的“黄老板”,就实在演得不怎么样,以致落得个鸡飞蛋打,为人耻笑。
作者将原对联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 其言下之意是什么?
?
参考答案:讽刺黄老板,要他不要埋怨别人,而要反省自己。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出特定语言下的潜台词。要求考生准确理解作者所改对联的真实含义,然后写出“言下之意”。作者改后的意思分明是说,子女“不肖”、“冷冷清清”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坦坦荡荡度此生,怎么会闹出笑话?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