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5 14:30:29 【

1、写作题  高中生活我们已度过近两个月了,这期间,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你一定感触颇多。请以“高中生活我收获了?”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完整,情感真切,有一定的表现力,不要写诗歌。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从学习知识学习特长等角度选材,写成记叙文。比如,学习弹钢琴,并非为了最终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师,而是为陶冶情操,换个角度去学习,降低一些要求,学琴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推而广之,做任何事情,只要能抱着开朗的心情去对待,就能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这就是一种收获。选材上一忌过于陈旧,如感受到父母浓浓的亲情,一写就是半夜生病送医院。二忌过于生硬,如遇到挫折,一写就是看了某本书受到某种启发,从而在思想上就突然对某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马上从困境中走出来。过于把普通的事件拔高,给人牵强附会之感。从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尽管是身边的一些小事,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能写出新意。
对“收获”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思考,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比如,怎样才能有“收获”,就可以结合谚语来思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才能有回报”,可以论述“付出与收获”“播种与收获”的关系。再比如,通过了努力,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可以从知识角度、思想品质角度、亲情友情角度等等来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北京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由于招聘岗位与毕业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导致许多毕业生持犹豫、观望的态度。
另一方面,近日有网友在重庆某社区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的“民工工资单”,上面显示:最高的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重庆市一建筑项目负责人郑先生表示,“工资低一些的是杂工,日薪120元,工资高一些的则是技术工人,最少一天都有220元以上。”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除了字数和诗歌这一体裁外,其他基本没有限定,但要注意第四点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即要求写记叙文就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就是议论文。而从材料上看,是两个材料,在立意时要考虑全面,将这两个材料放在一起思考。
如果考生对时事较熟,可以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脑”“体”劳动差别的缩小、大学教育的缺陷与改进等角度来谈。但提倡同学们结合自身的阅历来立意,如:除了学好知识外,还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端正就业心态,克服好高骛远心理;为民工也能高薪叫好;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高中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高中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变薄;有人说,高中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变得浓厚。也许,高中的心情是复杂的,高中的生活是多彩的,高中的感受是独特的,高中的思考是深入的。人在高中,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要倾吐的心声。
  请以“人在高中”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讲述高中的故事或抒写有关高中的心情,或展望高中的前景。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饶舌的鹦鹉
一位海员在出航前把一只会说话的鹦鹉送给了邻居。新主人发现这只鹦鹉老说些脏话,就设法教它一些文明用语,但总是无济于事。
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劣行不改的鹦鹉又出口成脏。新主人一怒之下把它关进了冰箱的冷藏室。几分钟后,他打开了冰箱,只见鹦鹉冻得直发抖,便问道:“这下你该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了吧?”鹦鹉回答说:“他妈的,如果我说了不该说的话要关到冰箱里受罚,那么,冰箱里的鸡犯了什么错,居然被拔了毛关进来?”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有些人无可理喻,惩罚也不能奏效,那是因为他们“积劣”太深。“积劣”太深,往往是环境使然。一个人如果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太久,对不良的东西耳濡目染,司空见惯,那么他所形成的恶习也就会根深蒂固。当年孟子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成长而三迁其居的良苦用心被历代传为佳话,就足见环境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在线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