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2019-03-15 14:47:5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建文(1402年)四年,惠帝的叔父燕王朱棣(dì)起兵攻陷南京,自立为帝。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诗送安秀才失解西归。 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D.“我知道你们是怎样说话的,”我说,“但是只要你们肯开车子就行。”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句子,逐项认真分析标点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加以分析,得出答案。A.第二个括号使用不符合规范;B.“送安秀才失解西归”应该用双书名号;C.第二个逗号应该为分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24日,在一场普通的小学生足球友谊赛上,身高明显占优的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0:11惨败俄罗斯少年队的消息经过微博疯转引发轰动。为挽回颜面,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落败。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告诉记者:“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与对方差距明显,一是速度慢,二是爆发力差,三是动作不协调。” 材料二: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然而,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上体育课怕摔倒、怕出事故,不能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强度,时而又被文化课挤掉;家长怕孩子课外运动受伤、耽误学习,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3分) 答: (2)请简要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答:
参考答案:(1)中国中小学生(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渐弱)。 (2)观点一:中国学生体质渐弱与现今教育不重视体育的倾向密不可分,改变现状迫在眉睫。(2分)有些中小学只抓智育,不重视体育;家长忙着让孩子上兴趣班,孩子课余没有时间锻炼。这样制造出来的“书呆子”、“病秧子”,纵然再有学问,也将因身体状况无力服务于社会而最终被社会淘汰。(2分)其实,体育锻炼和学习不是对立的,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体育教育更是义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是立国强国的根本。(2分)(句子通顺1分) 观点二:中小学生体质的改善有赖于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2分)学校体育教育责无旁贷,要借助体育课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1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绝对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就算体育课达到了锻炼的要求,仅靠在学校体育课上的运动强度也远远不够,学生和家长要彻底转变观念;(2分)教育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真正落实体教结合。(2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抓住两则材料的关键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材料一:“我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与对方差距明显。” 材料二:“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综合比较可得出:中国中小学生(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渐弱)。 (2)采分点解析:观点明确2分,必须出现关键词“学生”“体质”;理由可以从产生问题的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意义或办法任写两点,各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光明中学根据教育部要求,在全校学生中以征集春节吉祥物的形式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作为该校学生,在你的心目中最能代表春节的吉祥物是什么呢?“福”字,生肖,中国结,门神,灶爷……请推荐一个。要求:描述该吉祥物的特征,并写出其文化内涵,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我推荐“福虎临门”图作为春节的吉祥物。这是一张传统的剪纸。剪纸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老虎从“福”字穿了过来。胖乎乎的小老虎左手举着一个金元宝,右手捧着一条鲤鱼。 此图的文化内涵:“福”字寓意新年福到、好运到,小老虎代表今年是“虎”年,元宝是祝愿大家虎年有财运,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②但很快他就浪子回头,在散文创作技巧上,将“民族的”与“世界的”结合起来,为台湾散文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③余光中,是一位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奇才。 ④由于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的散文呈现独特的风采。 ⑤他以诗的意象和意境来营造散文的氛围,讲求散文与小说、电影、绘画、诗歌的嫁接,在散文创作和理论建树上都极有造诣。 ⑥1963年他出版了散文集《左手的缪思》。 A.③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①②⑤⑥ C.①②⑥④⑤③ D.③④⑥⑤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③④句总说,先“人”再“文”; ⑥散文集举例,⑤散文特点阐述,①②散文创作技巧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6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仿写追求“形似”这只是其表,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考生仿写时要注意首先要在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例句是“……的……,是……的…………的,把……”的句式,修辞上采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