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2019-03-15 14:55:09 【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故也称为“诗三百”。
②“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③赋、比、兴是指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赋”即铺陈,“比”即比喻,“兴”即联想。
④《诗经》原称《诗》,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易》。
⑤《诗经》是以五言诗为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⑤《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传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致大海》——普希金——前苏联
B.《我愿意是急流》——狄金森——法国
C.《篱笆那边》——裴多菲——匈牙利
D.《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英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琐忆》记叙了作者唐弢与鲁迅先生接触的几件事,其时间是
A.20世纪20年代末
B.20世纪30年代初
C.20世纪30年代中期
D.20世纪30年代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念过的《四书》,指儒家的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朱熹有《四书集注》。
B.“辰牌”“申时”是古时一天内的两个时辰:前者相当于上午七到九时,后者相当于下午五到七时。
C.“京”在历史上曾指不同地方。《智取生辰纲》中的“北京”“东京”分别在今河北省大名和河南省开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两京”则分别指今天的北京和南京。
D.古时学校有不同名称。《促织》中的“邑庠”指县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监”,指“国子监”,又叫“太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后者是下午三~五时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对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B.视事:直官员到职工作
C.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
D.下车:从乘坐的车上走下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识记字音》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