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5:08:2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选出对顾城的《一代人》与《远和近》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的意思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 B.在《远和近》中,你和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和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受有悖于常理。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亲近。 D.这里的两首诗初读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在仔细阅读两首诗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选项表述,确定它们的正误。本题中,B项错误在于,《远和近》一诗中所说的“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是指心理距离,因而并不“有悖于常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降唇·夜宿临沼泽 陈维崧① 睛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纷繁的样子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词的下片,说说词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把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比作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的高峻,排列密集。二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意对即可) (2)“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之感;“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寄寓诗人漂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意对即可)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2: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形象。每点1分) 小题2:反衬(对比也可),用“野外”“众芳”细琐却被采回摆放厅堂,反衬甘菊花的生不逢时,不被欣赏。对“众芳”细琐被采回摆放厅堂的现象的不满,对甘菊花的遭遇表达了惋惜 与同情。(答象征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鉴赏诗歌的意象的题目,要抓住诗中描述意象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通过词中的词语“移时晚”“不堪摘”“空长”“缠风霜”,可以看出是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形象。 小题2:这是一道手法和情感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诗总体上看应该是托物言志的诗歌,但题干问的是五六句,应该答表现手法,应该是对比或反衬,对比的效果是突出某一方的特点,应该是突出“甘菊花”的不被欣赏的形象特征,情感就是对“甘菊花”的同情和对世人做法的批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