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四个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纽约的许多华人商店经营困难,有的已经入不敷出了。
B.德国9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美国人安土重迁,通常一辈子要搬好几回家,换好几份工作。
D.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入不敷出——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象要下雨,又好象要起风似的。
B.邓小平早就告戒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C.朱元璋大杀功臣,固然可无末大必折之虞,但统治阶级的力量大受削弱也是显而易见的。
D.完全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有为之士,几乎没有不是经历了一番磨砻砥砺而成就事业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并非指天气暗沉沉之意)B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C末大必折:比喻下属势力太大,必然危及当权者。D磨砻砥砺:比喻经受艰苦曲折和坎坷磨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最近加拿大和俄罗斯都对北冰洋提出的领土要求,一位国际法教授说:“他们实际上是在迎合媒体,都在利用屡试不爽的北方民族主义。”
B.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
D.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奥运会的主办,我国一定会让其他国家刮目相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这里应改为“骇人听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学教师参加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B.春运人流尚未散去,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公用电话区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C.想到那些一边高喊“为人民服务”,一边大肆用公款填饱自己酒囊饭袋的所谓公仆,他就气愤难抑。
D.不法商人昧着良心,制造大量“黑心棉”来坑害消费者,他们真是不名一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教师继续教育上不恰当。C.“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不是指肠胃。D.“不名一钱”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都没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红”,海尔集团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因就是决策者们有着非凡的远见。
C.历史上的这类教训,虽说值得注意,可惜流风余韵还是绵绵不绝。
D.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墙内开花墙外红”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吃香,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这里与后面的事例不对应。C项“流风余韵”指好的东西。D项“面目全非”含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