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3-15 15:17:19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当兴吾宗。,父遇笃疾,医云”。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 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 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 .彦光忧瘁?瘁:劳苦,憔悴 B .母忧去职?忧:父母的丧事 C .未几,起令视事?视事:治事,任职 D .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将:将要 2.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 .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 ? ?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信 信:相信 C.存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羽已救赵,当还报 杀已降,为政不平 B.夫为人臣而弑其主 项王嗔目而叱之 C.何苦乃与公挑战 乃自刎 D.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不忍杀之,以赐公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日:“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违背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为加粗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兼词,“于之”,从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4、阅读题 (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候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虽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为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梁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日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 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a):人名。④絺绤(chi xi):葛布的统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总:统领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3分) ①随即抚纳,咸得其欢心?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为守领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④命所在收葬之⑤ 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等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的詧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释:赡逸:shàn yì,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奏颂一篇奏:进献
B.引至庭下曰引:拉,牵
C.喜纵横 纵横: 以辩才陈述利害、游涚君主的方法
D.今墓在焉焉:兼词,于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遂荐于玄宗月出于东山之上
B.亲为调羹齐彭殇为妄作
C.以所业投贺知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白长笑而去扣舷而歌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星而生下来的,因而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一出生便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贯六艺,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的推荐,李白得以步上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堂上,“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华阴县,使县宰惊愧,叩拜致歉;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著锦袍而坐,旁若无人。这都说明李白的确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当他受永王李磷事牵连入狱时,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好黄、老学说,不幸的是醉酒捉月.沉水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3分)
?
(2)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3分)
?
(3)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