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16:02:47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片tà         液nián         肢窝gē        穷兵武dǔ
B.新zhēng     然wǎng         然qāo          未雨绸miù
C.暮zhēn      洗guàn    头sǔ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请将下面这些材料整理成150字左右的短消息
冯礼轼,一位山东老农民,带着干粮来长沙寻找失踪五年的儿子。塑料袋里的窝头已经发霉,但为了省钱,他刮去表层的霉灰,依然把它当饭吃。?冯明飞,冯礼轼的儿子,一位当年以610多分考上中南大学的高材生。大三的时候,忽然与家人断绝一切联系,一晃五年过去,音讯全无。? 4月24日,冯礼轼在好心人指点下,找到湖南都市台,都市台帮忙联系中南大学,校方说,冯明飞五年前因为沉迷网游,严重违纪,屡教不改而被大学开除,校方也不知其去向。联系冯明飞当年的同学,无一人知晓他的音讯。在都市台的寻子节目播出后,4月27日下午3时,在一个小旅馆里,冯礼轼的电话响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响起:“爸爸。”
激动的父亲见到儿子,老泪纵横;儿子见到父亲,却只是平静地站着……?记者:5年来你都在干什么呢?
冯:上班。?
记者:在哪里上班?
冯:网吧。
记者:收入高吗?
冯:每月只有500元。我也没别的能耐,在网吧还可以玩网游。?
记者:为什么没打电话回家呢??
冯:……打了也不知道说什么。?
记者:想家人么?
冯:……当然想。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回去?
冯:……
记者:以后打算怎么办?
冯:没想过。
没有回家,没有给亲人打电话,没有交朋友,没有用过手机,没有存下一分钱,这就是冯明飞的5年。24岁—29岁,一个男人最美好的时光,他都给了网络虚拟的游戏世界。


参考答案:例文 ①(从父亲角度)?
苦寻三日,山东农民找回失踪五年的大学生儿子
4月27日下午,千里寻子的山东农民冯礼轼,历经三天苦苦寻找,终于在长沙的一个小旅馆接到失踪五年的儿子打来的电话。
4月24日,山东农民冯礼轼携带干粮,来长沙寻找五年前失踪的儿子。儿子冯明飞当年以高分考上中南大学,在大三时突然与家里失去联系,五年来音讯全无。在好心人和湖南都市台帮助下,三天后,儿子终于给父亲打来电话。原来儿子在大三时因沉迷网游被校方开除,尔后在长沙一家网吧打工,收入低廉,生活困窘,一直不愿与家人联系。
例文②(从儿子角度)?大学生失踪五年,只因沉溺网游
4月27日下午,在长沙失踪五年的大学生冯明飞终于主动拨通了来长寻子的父亲的电话。
五年前,在中南大学读大三的冯明飞因沉迷网游被校方开除。他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当地一家网吧打工,继续他的网游生活,收入低廉,生活困窘,一直不愿与家人联系。五年大好青春就这样虚掷在了网吧里。(例文只做参考,内容只要大致相当即可,评分时主要看其结构。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件,不能写成表意含糊的记叙文似的标题,标题是一句话而不能是词组。标题合适的,2分。导语:在标题的基础上,加上时间地点等因素。导语不要求一定独立成段。导语符合要求的,2分。主体部分:陈述事件的主要内容,不要求全面,字数必须超过导语,但也不宜突破限制字数太多。合适的,2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4分)
按照国际惯例,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MP3.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严禁在1万英尺(约3048米)以下的高空使用,当到达1万英尺之上时,除手机之外,其他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但从去年起,情况有了改变。
2013年10月,美国联邦航空总署允许移动电子设备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开机,但必须设定在“飞行模式”,即关闭移动电话对外联系功能。12月,欧盟航空安全局宣布,允许乘客在飞机起降和飞行期间全程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前提是必须调至“飞行模式”。近日,新加坡民航局也宣布,只要不启用无线通信或遥控功能,飞行途中乘客可在“飞行模式”下全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开启无线通信连接或使用遥控的电子设备,可在航班爬升至1万英尺以上时使用,但语音通话除外。
答:                                                                  


参考答案:示例1:多国(或“多国航空部门”)放宽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限制。
示例2:部分国家有条件解除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的禁令。
示例3:一些国家的航空部门允许乘客在“飞行模式”下全程使用电子设备。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表达应用”的能力,题型为“压缩语段”,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意思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试题提供的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介绍了国际惯例对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要求,核心意思是“限制”;第二段按时间顺序列举了近年来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的新规定,核心意思是“松绑”。其中,第一段末尾的“但从去年起,情况有了改变”一句最为重要,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确认: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就是“改变”。当然,考生必须要将“改变”的具体内容完整准确地提炼出来,不能含糊笼统。同时,要将“美国、欧盟和新加坡”等信息适当归纳,用“多国”“一些国家”“部分国家”来表述。如果还注意到“电子设备”这一概念反复出现,那么,就可以断定它也是一个关键信息。这样,只要把这些信息要素重新加以整合组织成一句话,就可大功告成。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 防微杜渐放荡不羁放虎归山?放任自流
B非此即彼非亲非故非同小可飞黄腾达
C飞来横祸飞禽走兽飞沙走石飞扬跋扈.
D飞针走线肺腑之言录录无为落英宾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录录无为(碌) 落英宾纷(缤)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